《平地起宏图》之邯郸|深化“转提比作” 推进“提质提效” 以高端高质项目引领转型升级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张玲

时间:2022-12-27 16:35:37

日前,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省财政厅联合发布的《2021年河北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度邯郸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6%,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三个“全省第一”,即研发投入强度全省第一、研发投入强度增长幅度全省第一、跃升位次全省第一。

研发投入强度提升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邯郸市科技型企业的增多做强。

2018年以来,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由7652家增长到13043家,增长70%,总量全省第二;高新技术企业由284家增长到811家,增长186%;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44家增长到1106家,位居全省第三。

滴水之中映朝阳。科技型企业的增多做强,也从一个侧面突显出邯郸市以高端高质项目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的喜人成果。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邯郸市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以“转作风、提效能、比担当、作贡献”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提质提效行动,坚定不移把项目建设作为稳经济、促发展的核心抓手,以精准有效投资催生优质供给,以高端高质项目引领转型升级。

邯郸,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60.8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原经济区规划》均将邯郸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邯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世界上粟(谷子)和黍的最早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邯郸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到北京的高铁车程、到上海的航程,均为2个小时,1小时经济圈可覆盖中原经济协作区13个城市6000多万人口。 

邯郸资源丰富、产业完备。素有“钢城”、“煤都”和“北方粮仓”、“冀南棉海”之称,初步形成了以“精品钢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五大现有优势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安防应急、电子信息和网络”两大未来产业为支撑的“532”主导产业新格局。

作为老工业基地,邯郸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偏重,转型发展任务艰巨。近年来,邯郸市把优质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抓手,不畏难、不避险、不服输,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追求、更实的举措,围绕“532”主导产业以及36个县域特色产业,瞄准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和国际国内500强企业,按照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大力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差异化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吸引更多高水平企业和更多高端高质项目到邯郸布局发展。

5月举办的境外云招商活动中,6个外资项目签约,总投资3.2亿美元。

6月举办的邯郸钢后产业招商引资暨现有企业增资扩能项目签约仪式上,来自湖南、江苏等地的7家企业与邯郸市10家钢铁骨干企业及配套关联企业共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316.6亿元。

据统计,今年以来,邯郸市三次(5月19日、9月17日、11月24日)召开全市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工作调度推进会,四次(2月22日-25日、5月31日-6月2日、9月14日-16日、10月28日-31日)组织项目开工活动,共有1236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3330亿元。

今年三月,伴着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春风,2022年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发布,邯郸市共有80个项目列入,总投资14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18.8亿元,项目个数、总投资和年度计划投资数均居全省第二。

冀南新区运达风电设备、永年区赛迪永洋重工装备等43个项目列入计划新开工项目;涉县河钢邯钢老区退城整合、肥乡区中船第七一八所新材料产业园三期等17个项目列入续建项目;武安市冀南钢铁重组搬迁改造、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美的电热及集成产品等20个项目列入保投产项目。

邯郸省重点项目呈现出三大特点:

投资规模大,项目平均投资规模18.1亿元,其中,涉县河钢邯钢老区退城整合、武安市冀南钢铁等2个项目超百亿元; 

产业结构优,装备制造、现代物流、食品加工等“532”主导产业类项目占总数的79%;

投资主体实力强,央企项目7个,国内500强项目10个,知名及上市公司、行业领先企业项目30个。

除了上述80个省重点项目,邯郸市还实施了420个在建市重点项目,储备市重点前期项目200个。


为加快项目建设,邯郸市通过实施“实、考、保、包、促、评”六项举措,努力构建“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建设滚动发展格局。



01
聚焦“实”,强化项目过程管理。

对省重点项目前期、开工、建设、投产四个阶段实施全过程管理,针对项目不同阶段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02
聚焦“考”,强化任务目标导向。

对重点项目实行建账、对账、交账、要账、算账“五账”管理机制。坚持定期通报各县(市、区)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及投资完成率、新开工个数及开工率等指标。

03
聚焦“保”,强化各种要素支撑。

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向重点项目倾斜,探索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方式,努力实现“拿地即开工”。完善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积极搭建对接合作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资金支持。完善环保正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实行差别化环保管控。

04
聚焦“包”,强化项目精准帮扶。

市县领导带头包联省市重点项目,建立“问题收集、精准交办、梯次解决、限时办结、跟踪销号”闭环式工作机制。

05
聚焦“促”,强化比学赶超氛围。

坚持“四调度、三推介、两观摩”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工作调度会,每半年组织一次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通过晒成果、学做法,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06
聚焦“评”,强化正向激励作用。

每半年对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推进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一次专项考核。对年终考核排名前7位的县(市、区)和前5位的市直有关单位授予“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给予通报表扬和资金奖励。


“实、考、保、包、促、评”六项务实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全市上下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的热情和力度。今年1-11月份,邯郸市8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5.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2.1%。市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1220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8.4%。



回首即将走过的2022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邯郸市重点项目建设不畏难、不停步,工地上,塔吊林立,厂房里,如火如荼。220个新开工项目开工率均达到100%;100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100个保投产项目实现竣工率100%。


武安市金鼎重工H型钢项目

总投资31亿元的武安市金鼎重工H型钢项目,企业所属中国500强,全部建成后年产装配式建筑高强度H型钢270万吨。

冀南新区运达风电项目

总投资28亿元的冀南新区运达风电项目,从开工建设到首台风电机组成功下线,仅用了200多天时间,填补了邯郸风电整机装备制造的空白。

复兴区利昂净水设备项目

总投资3.4亿元的复兴区利昂净水设备项目,将与海盾智联、海德信等企业联合打造北方地区最大的净水产业基地。

武安新金万利高端家电用板项目

总投资8.6亿元的武安新金万利高端家电用板项目应用“智能制造+5G云技术”,引进工业智能机器人、视觉AI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算法模型等先进技术,并投入智能仓库、联合配送中心等总体配套装备生产线。

复兴区宏贯高铁地铁、轨道交通防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

总投资5亿元的复兴区宏贯高铁地铁、轨道交通防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创新出“代建--出租--返购”模式,大大推进了项目建设速度,5个月就把1号厂房主体建成,极大的减少了企业的前期建设成本,让企业将资金用来购买关键设备,提高设备智能化程度,后续将采用华为云系统,打通数据链,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能。

冀南新区新富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项目

总投资15亿元的冀南新区新富新能源汽车高强轻量化新能源专用车产业基地项目,拥有此项技术完整的二十几项专利权,生产出了近10米长、1.5米宽以上的商用大型翻斗车,使用的大尺寸超高强钢制构件,可使同等车型减重50%以上。

成安正发高端特种紧固件智能制造项目 

总投资10亿元的成安正发高端特种紧固件智能制造项目,拥有产品自主研发、生产、销售、检测一体化体系,主要为绿色装配式建筑、风电、核电、高铁、汽车、船舶等各类终端客户配套产品。

邱县韬之翼智慧建造中心项目

总投资21亿元的邱县韬之翼智慧建造中心项目将建成先进爬架生产线6条,年产集成爬架钢结构制品20万吨、配套电控系统12万套及提升系统20万套。

涉县邯钢老区退城整合项目

总投资227.6亿元的涉县邯钢老区退城整合项目,进一步巩固邯郸钢铁产业的优势地位,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

武安市龙凤山铁基新材料提升项目

总投资30.9亿元的武安市龙凤山铁基新材料提升项目,生产的高纯铁、超纯铁等高端铁基新材料,实现产品品质提升,填补国内生产空白。

肥乡区中船七一八所电子新材料项目

总投资12亿元的肥乡区中船七一八所电子新材料项目,建成后高纯三氟化氮、六氟化钨、三氟甲磺酸、六氟丁二烯等四种产品产能将达到世界第一,助力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邯郸·中国气谷”。

武安钜兴智能装备产业园精密铸件项目

总投资60.5亿元的武安钜兴智能装备产业园中的年产40万吨精密铸件项目,主要针对海洋工程、高压泵阀、大型齿轮,以及核工业用品进行研发,能够承接客户的特殊定制要求。园区将通过引进整合关联配套产业、提升上下游产业链水平,为建成亚洲最大精密铸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提供强力支撑。

成安鼎正先进制造产业园项目

总投资15.8亿元的成安鼎正先进制造产业园项目,科技含量高,生产的基于DCS控制系统的-重型冶金矿山设备,可实现远程自动化、集成化、可视化操作。

魏县中普冷轧带钢生产项目

总投资20亿元的魏县中普冷轧带钢生产项目,配备全套的德国西门子公司电控系统、德国EMG公司对中系统、英国ABB公司张力仪等先进配套设备,最薄可生产0.1mm的极薄规格冷轧钢带,在同行业属领先水平。

名天麦然面业日加工挂面2000吨项目

总投资10.8亿元的大名天麦然面业日加工挂面2000吨项目,致力于弘扬千年面食文化,依托五得利三十余年专业的制粉工艺,发扬工匠精神,秉承“发展与坚守,传承与创新”的理念,为国人做最好吃的挂面。

永年区永洋特钢精品重轨生产线项目

总投资15亿元的永年区永洋特钢精品重轨生产线项目,采用的万能连轧机、平立复合矫直机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邯郸美的智能厨电制造有限公司电热及集成产品项目

总投资50亿元的经开区邯郸美的智能厨电制造有限公司电热及集成产品项目,是国内第三家厨电产业园,进一步带动区域电路元器件、控制面板、钣金件等相关企业发展,旨在建设一座集电热水器、壁挂炉、集成灶、净水器等生产于一体的自动化、智能化“灯塔工厂”,全力打造成为第二个“百亿级”轻工企业,再造一个新美的。打造邯郸智能厨电制造示范基地。这一项目上游是钣金件、电子元器件、铜管等,下游是家电产品,在延链补链强链中具有重要作用,将带动市域内上下游相关企业协同发展。

经开区氢能装备科技园项目

总投资5.5亿元的经开区氢能装备科技园项目,重点打造以制氢、储氢、输氢、加氢和燃料电池核心材料等系列产品为一体的氢能源产业集群式园区。

武安冀南钢铁退城进园搬迁改造项目 

总投资134亿元的武安冀南钢铁退城进园搬迁改造项目以高标准建设引领钢铁企业重组升级,实现企业退城进园,产品、装备、环保升级。产品以热轧卷板、冷轧卷板为主导方向,着力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火红的重点项目建设场面,折射出邯郸市“以精准有效投资催生优质供给,以高端高质项目引领转型升级”的信心与决心,也反映出全市“转作风、提效能、比担当、作贡献”活动的丰硕成果——在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的滚滚洪流中,锻炼了干部,锤炼了作风,提高了效能。

01
在项目服务中转作风

邯郸市坚持领导干部精准包联帮扶机制,市、县两级领导干部主动靠前指挥,定期深入项目一线,分别对106个省市重点项目、620个市重点项目开展精准包联帮扶,建立包联台账,完善协调机制,及时分析研究项目建设中存在问题,逐级梯次解决,为项目开工、建设、投产提供“一条龙”服务。

02
在项目推进中提效能

完善“四调度、三推介、两观摩”推进机制,三次召开全市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工作调度推进会,提振抓项目促发展的信心决心。年中组织开展全市上半年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通过晒成果、学做法,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四次组织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236个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为全市抓投资上项目稳增长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03
在项目保障中比担当

围绕全年投资目标任务,紧盯在建项目建设进度,每月排名通报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投资完成率、开工率等指标,加强项目用地、资金、环保等要素保障机制,推动重点项目完成更多的实物量和投资量。用地方面,认真落实河北省精准配置土地要素、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的十条措施,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向重点项目倾斜。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省重大项目,争取更多国家用地计划指标。资金方面,在邯郸银行召开全市重点基础设施和省市重点项目对接(推介)会,破解重点项目融资难题。环保方面,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省市重点项目纳入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实行差别化环保管控。

04
在项目招引中作贡献

今年以来,邯郸市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了“重点合作项目云洽谈对接会”、“邯郸市重点招商合作项目境外云发布会”等27场招商推介和签约活动,组织参加了省商务厅举办的“加中医疗健康项目合作对接会”、“荷兰数据驱动型温室项目对接会”,先后引进了北奔新能源重卡专用车、同福集团魏福绿色食品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潮头踏浪风满帆。

高站位、低姿态,硬举措、软服务,一系列务实之举引来大批高端高质项目落户邯郸,散叶开花。

总投资80.26亿元的太行钢铁重组搬迁改造项目二期工程,将大幅提升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助力打造智能绿色钢企。

投资10.5亿元的复兴区精品钢材加工制造基地项目,可形成年产H型钢、工型钢、盘螺等建材用钢50万吨的生产能力,推动“智能+工业”发展。

这些高端高质项目引领着邯郸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起邯郸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邯郸市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发挥专业招商机构、招商队伍作用,集中力量抓项目建设”要求,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强引领、增动能”行动,安排市重点建设项目400个,确保完成投资950亿元以上。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200个,续建项目100个,保投产项目100个。聚焦“532”主导产业谋划项目,全年储备前期项目200个以上,以实干实绩践行“邯郸发展我尽责、我出力、我奉献”,为全面加快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