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承 绿色发展 匠心酿造 大学生杨龙鹏的回乡创业之路

来源:长城网

责编:韩增发

时间:2022-06-28 15:51:46

河北省平山县,一片红色的热土。

在这里,我见到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平山县御川香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龙鹏时,他正对着酒瓶研究,时而倾斜、时而俯视、时而闻嗅、时而品尝。他说:“酿酒是一门讲究传统技艺的行业,从一粒粮食变成一滴白酒,生态环境、酿酒原料、发酵设施、生产工艺、贮存、灌装等每个环节都需要一丝不苟,环环相扣,只有精湛严格的技艺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才能酿造出香飘万里的美酒。” 

回乡创业,一个大学生的选择和坚守

起初,杨龙鹏还有所顾虑:村里出来的大学生好不容易到了城市,却又回乡创业,乡亲们会不会揣测“是不是城里混不下去了?” 

经过几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下定决心。从城市到乡村的“逆行”,不仅诠释了青春的另一种可能,而且昭示着昂扬奋进的人生姿态。作为一名大学生他有一颗干事创业、振兴乡村的热忱之心。努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专长,为乡村振兴贡献光和热。他在乡梓情怀、传承文化、乡村振兴和个人发展中找到了平衡点,让青春在创业中绽放。责任有多重,誓言就有多铿锵,在乡音无改的黄土地上,他有足够的学识、魄力和信心去应对前行中的坎坎坷坷,回乡创业,成为他无悔的选择和坚守!      

杨龙鹏在反复研究中。         

酿酒,对于杨龙鹏和他的妻子杜董梅而言,不仅是对那段红色历史的文化传承,也是对传统酿造工艺的发扬光大,更是对他们未来甜蜜生活的期许和创造。

可是,创业谈何容易!谈起这几年杨龙鹏创业的不易,和他一起打拼的妻子杜董梅也是几度哽咽:创业之初面临各种困难,资金的筹措、技术的传承和创新、厂房的设计和建造、原料的精挑细选、设备的选择和购置、包装的设计制作、各种手续的跑办等等。一切都准备好了,眼巴巴地一刻也不敢放松地盯着生产,想酿一坛好酒就和养育自己孩子一样,细心、耐心、责任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好的设备怎么能生产出好的产品。为了购置好的酿造设备,杨龙鹏去了好多个酿酒设备厂,考察了很多酿酒厂家,经过多方对比,酿酒设备,灌装设备,气相色谱仪等检测设备陆续购置到位。为了环保需要,安装了污水处理设备,生产用的废水经处理后用于厂区泼洒抑尘,安装了废气喷淋设备,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资料一遍遍修改、完善,终于验收合格,生产许可证申办成功,这是创业以来最让他振奋的一件事,至此酒厂也终于建成了,走上正轨的道路。

绿色发展,酿造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

造化钟神秀。平山碾盘沟村山环水绕,四季分明,环境幽静,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高,无工厂污染。这里天然的山泉水,富含多种有益于酿酒的微量元素。好水酿好酒,水贯穿于白酒酿造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微生物培养、原料浸润、发酵酿造、蒸馏等都有水的参与。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酿酒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富集提供了良好条件。

碾盘沟山环水绕生态优美。

传统工艺酒质醇厚,但酿造过程费时费人。经过多地考察和实际运用,在保证传统工艺酿造的条件下,杨龙鹏对设备进行了改造升级。以前发酵的大瓷缸只能放200斤的粮食,现在的地缸采用304不锈钢桶,能放600斤的粮食,既环保投料又多,解决了发酵缸占地空间多的问题,使土地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利用;传统工艺蒸粮后降温是在摊粮筛上自然放凉,至入缸发酵得需要四五个小时,并且全靠人力翻拌晾放,现在用304不锈钢摊晾槽、鼓风机地下风道、自由翻晾拌机,降温只需一个小时,既节省了人工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传统工艺需要人工把蒸好的粮食从蒸锅里用铁锹铲出来,费时费力,现在安装了天车和304不锈钢双层蒸锅,天车直接把蒸锅吊出来,再放到摊晾槽,整个过程能节省很多劳力和时间。生产过后的酒糟售卖给附近的牛场,既获得收益又节约了资源。

杨龙鹏说,“我很负责地告诉大家,我们公司一直坚持传统工艺,纯粮大曲固态酿造,不勾兑食用酒精,不添加香精香料,酿出来的白酒入口绵柔,爽口纯净,饮后回甘,不上头。入口后20秒有辣、甜、香、微苦四种口味变化。以黍子为原料,高粱、小麦、大米、玉米为辅料,经过30天的地缸发酵,盛入陶质大缸地下窖藏12个月,成品检测合格才会出厂。”

小时候看爷爷酿酒,杨龙鹏的爷爷总爱说“赖酒上当只一次,好酒享饮一辈子”,当时他不明白其中的含义,现在他明白了,做食品就是做良心,酿酒就是酿回头客。“爷爷的意思是让我们不忘初心,用心酿酒。正如我们当时创建酒厂的初心——铭记历史做好人,传承祖业酿好酒。”说这话的时候,杨龙鹏的语气十分笃定。

一生专注,匠心打造方得久远

现代人对白酒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的、健康的、好喝的酒才被认为是酒中上品。消费者的需求就是企业的最高要求,所以杨龙鹏顺应绿色发展,要酿造生态美酒。

匠人之所以是匠人,是因为他们具备持之以恒的热情、坚持不懈的执念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而不是机械重复的劳作。杨龙鹏匠人匠心,坚守传统酿酒技术,看似简单,出点好酒更不容易。正因为有了对技艺地孜孜不倦的传承和创新,才能将匠心精神发挥到极致。

一杯佳酿、一生追求。他说,“我们要保品质、创品牌、做良心企业。酿酒工艺所受限制的变量很多,我们要在各个环节标准化、精细化要求,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质量统一与稳定的美酒。”

参加石家庄市退役军人创业成果展。

问及销售情况,杜董梅说:“酒虽然酿造出来了,喝过的人也都说好。可是毕竟刚开始,没什么名气,销路不是很好!”是啊,早已过了“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建厂前她父母在酿造作坊里一年酿酒千八百斤,因酒质绵甜爽净在当地就小有名气,不愁销售。现在产量高了,产品的销售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公司入驻了微信小程序的平台,通过平台可以直接将产品包邮到家,线下也在积极开拓销路,一步步稳打稳扎,做好做精自己的产品,留住每一个顾客。相信社会各界对于独具红色文化传承的绿色生态美酒会逐渐认可,他们的路会越走越宽。

碾盘沟,望得见山水、品得到美酒、记得住乡愁。祖传技艺,古法酿造。采访结束准备返程,杨龙鹏把我送到村口,他信心满满地表示,接下来他们准备申请文化遗产!我回头望了一眼这个创业的大学生,他脚踩黄土地,言语间尽显农民的憨厚质朴,他文气的眼镜后面目光深邃而闪亮,目光中写着传承当地酒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责任,也写着把事业做大做强的梦想,他酿起酒来,传承古法一丝不苟,活脱脱刚从工坊里走出来的匠人,他捧一颗匠心,只缘于一个心念“好酒享饮一辈子”。

游子远行,妈妈希望他们记住家乡的味道;老友重逢,他们希望品味岁月沉淀的至真友情;家人团聚,他们虽不言爱,但渴望爱意流淌在席间;新朋初识,他们渴望真诚从一次举杯开启。这个时候,“碾盘沟”和“摄影红”会传达出彼此不需言语便已了然的那份情。趁着岁月静好,趁着爱着的人还可以相约,让我们一起举杯畅饮纯粮酿造、绵柔纯净的美酒。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