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宋海鸥
时间:2022-12-28 16:12:52
冀时客户端报道 (河北台杜岩卿 陈卓 石家庄台刘亮 孙坤)近日(12月23日),在“2022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上,“2022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榜单现场揭晓,石家庄市从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首次获评“2022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本次评选活动由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智联招聘等多家专业机构参与组织评审。评委会通过专业科学的调查和评选,观察城市在人才吸引和保留方面的表现,从人才吸引力、人才保留率、人才活力三个维度进行城市就业大数据分析,综合考量城市在人才吸引和保留方面的政策、法规、制度、活动、成果等因素,最终评选出2022“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今年以来,石家庄市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聚焦打造5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目标,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截至目前,全市培养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及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的高层次人才338人,引进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世界排名前500高校毕业生13275人;全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89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5262家,2022年获得省科学技术奖101项。
今年,来石家庄求职的外地大学生、绿卡持卡人外地亲属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通过青年人才驿站,网上可以申请到最多七天的免费住宿。目前,石家庄市在10个县(区)打造了14家青年人才驿站,吸引青年人才来石求职择业。让青年人才从踏进石家庄的第一步就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求职青年刘昊楠:“通过网上信息,我了解到鹿泉区有一个青年人才驿站,可以为我提供免费的住宿,我就联系了鹿泉团委,并且在网上提交了相关的证明材料,很快就得到了团委的反馈,并且有专人负责与我对接、联系。”
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石家庄市持续实施“人才绿卡”制度,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 目前,全市已办理人才绿卡A卡1010张、B卡13275张、县(市、区)卡57527张。不断扩大人才绿卡实施范围,将5大主导产业企业引进的省属骨干院校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纳入人才绿卡服务范围,5年内每月给予1500元房租补助;在市域内购买首套自用商品住房的,市财政给予10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同时,各县(市、区)结合各地实际,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在人才绿卡上做足文章。
中铁城际建设规划有限公司热力工程师刘彦国是吉林省吉林市人,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辗转北京、天津等城市后,来到石家庄市成为一名人才绿卡B卡持有者。
中铁城际建设规划有限公司热力工程师 刘彦国:“有了绿卡以后,持卡出行、住房保障、办理户籍等方面都能够享受政策支持。这种家人般的照顾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给了我安心工作的底气,让我有了把家安在石家庄的想法。”
聚焦解决青年人才需求最为迫切的住房难题,石家庄市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力度,构建租房有补助、购房有补贴、贷款提额度的全方位住房保障体系。目前全市通过配建、改建、自建等方式建成投用各类人才住房10700套,其中市级人才公寓1440套。投资16亿元建设高新区、鹿泉区高端人才公寓1600套,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聚集地。
近年来,石家庄市持续创新政策体系,编制了《石家庄市“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吸引留住人才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对带技术、带项目来石家庄创业的科技领军人才,经评审认定后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设立“石家庄人才贷”,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最高额度为5000万元的信用贷款,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的风险予以最高500万元补偿,为人才创新创业保驾护航。单列1000个人才编制建立编制管理“周转池”,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级调研员 范海青:“摸清我市现有人才总量、层次,编制急需人才战略引导目录,精准有效地开展引才工作,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突出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畅通我市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继续扩大自主评审范围,向我市主导产业继续下放职称评审自主权,优化实施市政府特贴制度,为全市经济总量过万亿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一项项改革环环相扣,一项项举措持续发力,人才“红利”持续释放,人才引擎正在为石家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一批又一批人才来到石家庄、留在石家庄、建设石家庄,石家庄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