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磨剑成锋,三战全运圆梦!薛紫阳用坚守书写冠军荣光

来源:体育生活报

责编:耿杰飞

时间:2025-11-12 09:23

当终场哨声划破场馆,薛紫阳将对手牢牢按在垫上,记分牌定格的瞬间,他张开双臂,任积攒了十二年的情绪尽情释放。积攒了十二年的渴望、遗憾与坚持,在第十五届全运会柔道男子-66公斤级决赛的赛场上,终于化作金牌的荣光。这位来自河北的柔道健儿,用一记绝杀完成了三届全运的追梦之旅,在自己的“福地”,为职业生涯添上了圆满的一笔。

三届征程:从紧张出局到绝杀夺冠

“第一次参加全运会,紧张得脑子都有点懵。”回忆起2017年天津全运会,薛紫阳的语气里还带着当年的青涩。彼时刚练柔道三四年的他,怀揣着对“全国最高级别赛事”的敬畏站上赛场,却在首场比赛就遗憾出局。“输了之后特别不服气,看着老队员在场上的从容,才明白自己差得太远了。”那场失利没有击垮他,反而在心里埋下了“一定要变强”的种子。

2021年西安全运会,薛紫阳已手握全国冠军头衔,带着“奔着金牌去”的雄心出征。可半决赛加时赛的一个失误,让他与决赛擦肩而过,最终只收获一枚铜牌。“当时打完特别遗憾,甚至经历了一段灰暗的时间。”他坦言,赛前满心期待能冲击最高领奖台,却因过度渴望导致心态失衡,“越想赢就越沉不住气,体力消耗得比平时快,细节上一出错就被对手抓住了。”但这份遗憾并未持续太久,“我告诉自己,只要没退役,这个冠军梦就不能断。”

四年卧薪尝胆,薛紫阳以国内积分第一、国际排名前列的身份,成为第十五届全运会-66公斤级一号种子选手。“一号种子压力真不小,所有人都盯着你,对手会针对性研究你的技术。” 他笑着说,首场比赛紧张到“下场后胳膊又胀又疼,感觉使出了全身的劲”。可越往后打,他越从容——决赛面对老对手,两人僵持近整场,在仅剩30秒时,薛紫阳抓住对手破绽,一记利落的摔倒锁定胜局。“当时就想着,一定要把意外降到最低,等一个最合适的时机。”赛后他坦言,这记绝杀不是偶然,是四年训练里与教练反复打磨的结果。

千锤百炼:从体校少年到全运冠军

“每天都是重复的训练,但每一次重复都在靠近梦想。”薛紫阳的柔道之路,始于2010年。彼时还调皮贪玩的他,被保定市第一体育运动学校的刘宝光、刘强两位教练选中,“教练说我身体条件不错,还挺有冲劲。”从未接触过体育的他,一踏进训练馆就爱上了对抗的感觉,“小时候爱打架,练柔道才发现,对抗不是蛮劲,是技巧和心态。”

从保定体校到省队,2011年至今,何焰柱教练的陪伴成为他逐梦路上的一道亮光。“在家的时间不如在队里多,教练待我像亲人一样。” 薛紫阳记得,西安全运会后自己陷入消沉,是何教练天天陪着他聊天,“教练说‘比赛有输有赢,没人是常胜将军’,还教我怎么调整心态,怎么从失误里找问题。”不仅如此,教练组还为他量身定制训练计划,“会根据我的短板细化每一个动作,经常跟我沟通,确保计划最适合我。”

四年的备战,一千多个日夜,冬训的艰苦他至今难忘,“冬训是最紧张的,去年冬天练得最苦,春节都在训练。” 而国际赛场的历练,更让他实现了心态的升华——在哈萨克斯坦世锦赛斩获大满贯第五名后,他明显感觉自己不一样了,“见了更多强手,学到了新技巧,再回队里训练,思路开阔了很多,面对压力也更从容了。”

逐梦不止:从全运之巅到奥运赛场

“终于圆梦了!”站在全运会最高领奖台上,薛紫阳满心欢喜。这片赛场对他有着特殊的意义——不仅是全运夺冠之地,更是他第一次参加成年组比赛拿冠军的“福地”。“十二年前第一次参加全运会,我还是个紧张的小将;现在拿了金牌,感觉这十二年的流血流汗都值了。”

对于薛紫阳来说,全运冠军不是终点,他的目光早已投向奥运赛场。“接下来要奔赴奥运战场,向更高的目标冲!”目前他的世界排名位列前40位,距离取得奥运资格还有一定差距,但他信心满满,“会继续使劲练,争取拿到奥运资格,在更大的舞台上为国争光,为河北争光。”

从保定体校的懵懂少年,到全运会领奖台上的冠军,薛紫阳用十二年时光证明:所有咬牙坚持的日子,都会成为照亮前路的光;所有不曾放弃的梦想,终会在汗水里开花结果。接下来,这位河北柔道健儿将带着这份坚韧与热爱,在柔道赛场上续写更多精彩。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