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2-05-10 15:00:22
“国际护士节”全媒策划《天使的颜色》,今天来认识一位温暖病患的贴心人——许夕霞。33年来,她身穿洁白的护士服,温暖呵护着身边每一位患者。
许夕霞,女,52岁,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主任护师,外科护士长兼外三科护士长,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营养护理学组委员、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健康促进医院联盟委员等。
记者采访许夕霞
1989年,许夕霞毕业于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护士学校,分配到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普外科工作至今。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又称河北省肿瘤医院,肿瘤患者多、复杂危重症多、急症多,患者的心理复杂、求生欲望强烈,所以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虽然很累,但她觉得能够及时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地挽救病人的生命,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正是凭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她扎根临床一线,埋头苦干,而且这一干就是33年。她从一名普通护士逐渐成长为国内知名的外科护理专家、营养护理专家和大外科护士长等。她所在的普外科也发展为今天的11个外科病区,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投身护理事业33年以来,许夕霞视院为家,将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她所挚爱的护理事业,无暇照顾孩子,4岁的孩子将热水壶打翻,造成颈胸部的烫伤,至今还留有瘢痕。
提到父母,许夕霞满心愧疚,流下眼泪
在她的心里科室就是家,患者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2009年父亲突发脑梗塞,2020年母亲脑出血住院,都极少见她请假去照顾父母。外三科副护士长吕景霞说:“哪怕是请护工照顾父母,也不耽误科里的工作,都是晚上的时候才去陪陪父母。”
尤其是2014年8月她查出肺癌并进行了手术治疗,常年与癌症患者打交道的她,深知患癌意味着什么,但她没有被吓倒,坦然接受了手术。作为护士长想的更多的是科室安全,当时住院患者多,手术多,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她术后尚未完全康复,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返回工作岗位。
她担任护士长24年以来,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立足提高外科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对于外科患者来说,术后病情不稳、变化快,针对这些,率先建立术后患者监护室。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带领护理人员从病情观察、用药治疗、生活护理逐一落实。下班后,她还要把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梳理,不断改进流程,每每回家已是深夜。
为响应医院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她率先改变原有排班模式,对护士进行责任分工,从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成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患者有问题第一时间都会找到自己的管床护士,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不断提高。成为医院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并将经验推广到全院。
她积极筹建科室肠外营养配液室,致力于肿瘤患者的营养研究与实践。作为医院营养护理培训组长,挑起了培养院内营养专科护士的重任。至今已培养院级营养专科护士300余人,使医院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率达100%。
她作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委会护理学组委员,多次在全国肿瘤营养大会进行专题报告;在省内举办营养培训,每次参会人员达到300余人。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多年来,她始终坚持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开展了“贲门癌根治空肠间置术后胃肠功能康复的护理研究”、“心理干预对胃癌伴糖尿病围手术期影响的研究”、“联合应用爱脉朗与喜辽妥治疗上肢静脉炎的临床护理研究”等,以及腹腔热灌注治疗、PICC及手臂静脉港置入、肿瘤患者基础代谢测定等新技术。
记者|宋肖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