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发现胆囊腺肌症怎么办?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安倩

时间:2023-12-25 21:10:24

一、概述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胆囊良性疾病,也称为胆囊腺肌瘤症、胆囊壁憩室症等,其特征是胆囊壁的粘膜腺体过度增生、肌层增厚、壁内憩室。具有退行性病变特征。这种疾病在病理学上被分为弥漫型、节段型和局限型三种类型,其中以胆囊底的局限型最为常见。胆囊腺肌症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有时会导致胆囊炎、胆囊恶变及其他并发症。随着影像技术不断发展,其检出率逐渐增多。


二、病因


胆囊腺肌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可能与胆囊的慢性炎症、胆囊结石、胆胰管汇合异常、胆囊内压力增高等相关因素有关。此外,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对胆囊腺肌症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胆囊腺肌症是否癌变是患者比较关切的问题,虽然胆囊腺肌症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是多数学者认为部分病人还是有恶变的可能性,研究发现节段型腺肌症恶变风险相对较高。


三、症状


胆囊腺肌症的症状通常比较轻微,包括右上腹疼痛、饱胀感、消化不良等,缺乏特异性症状。也可能无症状,仅体检时发现。然而,当胆囊腺肌症合并胆囊炎或胆结石时,症状可能会加重,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胆囊腺肌症的症状与其他胆囊疾病相似,因此诊断时需要仔细鉴别。


四、诊断


目前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确诊大多数的病例。腹部彩超是最常见的首选检查方法,因其具有方便,无创,实用,诊断敏感度高,又可以反复检查等优点。超声图像上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壁内出现无回声暗区,无回声区内斑点状强回声伴彗星尾征,上述特点并不一定都存在。CT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诊断。MRI较超声及CT具有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和更高的组织分辨率等优势,诊断中显示出特有的优势。其胆囊壁增厚和罗阿氏窦很容易被显示出来,罗阿氏窦显示为高T2和低T1信号,在MRI上表现出特征性的“珍珠项链征”。


五、治疗


对于无症状的胆囊腺肌症患者,通常不需要进行治疗,但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消炎止痛药和利胆药,可以缓解症状。手术治疗是彻底的治疗办法,主要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药物治疗


对于有症状的胆囊腺肌症患者,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消炎止痛药和利胆药是常用的药物类型。消炎止痛药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利胆药则可以促进胆汁分泌,缓解胆囊炎症。在药物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有症状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通过切除整个胆囊来彻底治疗胆囊腺肌症。胆囊部分切除术则是一种保留胆囊的治疗方式,仅切除病变部分,保留胆囊的正常功能,但可导致结石复发率高,需谨慎接受该手术。无症状局灶型腺肌症病人,不建议手术,无论是否合并胆囊结石。节段型者因与胆囊癌有一定关联,无论是否有症状,均建议手术治疗。无法排除胆囊癌的弥漫型病人,可预防性胆囊切除手术。


六、预防措施


预防胆囊腺肌症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积极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慢性胆囊疾病;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定期进行体检和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胆囊腺肌症。


七、结论


总之,胆囊腺肌症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有时会引起明显的症状。对于有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是预防胆囊腺肌症的重要措施。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胆囊腺肌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作者|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刘红涛

图片来源|千库网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