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06-26 10:35
名称:鸟鸣声声天海间
播出单位:河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秦皇岛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
播出时间:2025年4月5日
访谈嘉宾:秦皇岛市鸟类收容救助站站长李军
秦皇岛市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科科长李倞
策划:谷林曼、王佩禹、赫振贤、刘震
文案:曹力、赫振贤
记者:白雪峰、牛法雯、王丹
编辑:赫振贤、谷林曼、刘震
监制:冯慧杰、王佩禹
主持人:高芳
(音效:铁门开启声+翅膀扑棱声)
女声:十年, 2000多次救助
(音效:海浪声+鸥鸟鸣叫)
男声:“观鸟之趣”化作“护鸟之志”,蓝天大海见证生态诺言
(音效:群鸟振翅声爆发,混入节目主题音乐)
女声:欢迎收听新闻访谈《鸟鸣声声天海间》,聆听滨海之城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
主持人: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高芳。每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节,燕赵大地都会迎来一大批特殊的朋友——候鸟。从渤海之滨、坝上草原到衡水湖畔、白洋淀中,处处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这幅自然界美妙的画卷既是对归来的承诺,更是对生命的礼赞。为了保护这些蓝天精灵,每年4月的第一周是河北省法定的“爱鸟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清除鸟网,密织法网,让鸟儿自由飞翔”。
今年的河北省爱鸟周,我们来到了秦皇岛市。秦皇岛市地处全球9条主要候鸟迁飞通道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通道”,每年春秋两季,都会有数十万只候鸟迁徙途中在秦皇岛停留、觅食。为了救助在迁徙途中受伤、落单的候鸟,在北戴河区设有秦皇岛市鸟类收容救助站,这是一家公益的社会组织。站长名叫李军,他为什么会建立这样的一家救助站?里面又发生着哪些鸟儿和人类的暖心故事呢?我们今天邀请到了秦皇岛市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科科长李倞和我们一起来探访。
李站长您好,一进入救助站,首先吸引我目光的应该就是右手边这面墙上,我看到上面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牌匾,1、2、3、4、5……大概得有二三十块,在所有的牌匾当中,哪一块是最早的?
李军:北戴河翼展鸟类教养中心,这是我在民政部门注册下来的一个非公的单位,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河北省中小学实践研学教育基地,这个很早,因为当时我们秦皇岛地区一共就4个基地,其中我这块儿就获得了1个荣誉。
主持人:李倞科长,我们看到这里边也有不少是咱们秦皇岛市林业局授予的,比如说像咱们野生动物生物安全风险监测站之类的,那么您觉得哪个牌匾的分量是最重的呢?
李倞: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全市的鸟类收容救助站。首先,鸟类收容救助工作是我们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一种体现。再就是收容救助站是我们这些工作的一个基础,收容救助工作做好了,基础打牢了,才能有序地开展生态科普教育,开展生物安全风险监测。
主持人:我们鸟类收容救助站它能够有如今的规模,其实也是离不开咱们的大力的支持的。那接下来的时间,我们继续跟大家一边走,一边来分享他们的故事。我们继续向前走,我看到右手边第一个这是猛禽,大型的鸟类,我们看一下铭牌,这是一对金雕。李站长,这对金雕是咱们一起救助的吗?
李军:不是。最早第一只是2020年在承德滦平救助的,当时是咱们省林草局通知咱们去那边救助过来的。当时它是一个脚趾头折了,救治过来让它恢复好了,在2020年的年底就给它放飞了。结果它比较留恋救助站,当时不走,就飞到咱们救助站,中间有好多故事。
主持人:比如说有哪些故事?
李军:哎呀,它可逗了!它当时跟他工人逗着玩。喂食的工人因为冬季他戴着帽子,然后推着小车推着食物走,它飞起来把工人的帽子叼起来,然后它落在旁边乐,金雕会乐就那么叫,证明它也智商特别高。
紧接着这只金雕,是在乐亭和我们昌黎交界的一个地方,救过来这一只金雕。这回这两个金雕两个笼舍挨着,我们也不认它是公母,那时候。委托唐山动物园的一个朋友,他在东北林业大学给它做了两个DNA,发现它俩是正好一公一母,我们就给它合笼了。
主持人:其实这两只在一起也会日久生情,我们也期待着有好消息,您通知我们一声。
李军:可以。
主持人:好,我们继续来走。好,我看在我们金雕笼舍的另外一边,我们左手边这就是叫雕鸮,雕鸮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猫头鹰。咱们目前看到的这两只,它们预计大概什么时候能够痊愈,回归大自然?
李军:这里边有一个差不多好了,就该能放飞了。
主持人:说到这儿正好您给我们来简单的科普一下,咱们放飞的时间上面有什么讲究?
李军:按照这个候鸟迁徙的季节,以及这个鸟的生活习惯、习性,以及它恢复的程度,来确定它的放飞时间,差一个都不合适。咱们总共救助的雕鸮现在得有三十多只,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在抚宁紫金山公园,一个遛弯的一个老同志,从他头顶上飞下来一个。这只雕鸮当时脚上就带着一个夹子,而且他捡到之后这腿都已经打碎了。然后我们就现场给它解救回来,给腿给它固定上、包上了。但是,大约一个月的时候,打碎的腿它就坏死了,就自动脱落了,它就剩一只腿。
主持人:那只失去腿的雕鸮,它还能够回归大自然吗?
李军:永远也放飞不了了,它就在基地做一些科普教育。还有好多翅膀断了的,也都飞不了。
主持人:像这种情况,大概咱们基地有多少?
李军:现在很多,咱们现在一边走就可以看到,现在估计得有好几百只了。
主持人:好,咱们继续来看一看。我们看到的是苍鹰,感觉苍鹰就要活跃多了?
李军:它现在练习捕食了,刚刚救助来的,这一只苍鹰。而且你看它精神状态,你看它那个眼神,跟刚来的时候,好太多了。这种状态还得一个月,它现在胸这块一点肉都没有,骨头跟刀子似的,还得补充营养。
主持人:李站长,是不是一般像咱们这种猛禽的救助,包括后面的放归,是不是会更难一些?
李军:为啥老说需要对公众一个科普,就是像这种猛禽,你要不明白,你在野外你抓它,它但凡有一口气,它就会给你抓伤了。所以这些科普知识就是必须要给青少年了,社会其他的群体了,给他科普,就是每一种动物的救助方式。
主持人:那么就在前几天这只苍鹰在遇险的时候,我们的记者白雪峰也是跟随李站长记录了救助的全过程。
【出录音】
李军:高阳,派出所来一个电话,那块有个鹰需要救助,你现在去把笼子、箱子装上。
雪峰: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记者雪峰,我现在是在位于北戴河区的秦皇岛市鸟类收容救助站。站长李军刚刚接到通知,在北戴河区蔡各庄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鸟类,我们马上出发赶往现场进行救助。
李军:雪峰你看这是一个叫苍鹰,这是国家二级苍鹰,就是过去咱们老百姓熬鹰抓兔子抓野鸡,就是它。你看它现在特别瘦,胸这块骨头都露出尖来了,它这种体力你说他还能跑,整不了。
雪峰:一年咱们能够救助多少只鸟类?
李军:单纯的这种救助做记录的,就是国家重点以上的,大约一年,一级的,咱们现在能救到30多只了,你像丹顶鹤了,大鸨了,东方白鹳了。
雪峰:我们在救助的过程中都去过哪些地方进行救助?
李军:远到承德的滦平,我们跑一趟滦平回来去得大约得7个半点,这边是到山海关与辽宁的交界,那边是昌黎与乐亭的交界。我们去承德都是省林草局直接指定我们去那边救助。
雪峰:咱们发现这些需要救助的鸟类,一般情况下它是因为什么原因需要咱们来进行一个救助?
李军:它有好多的情况,春季鸟类它是为了快速的到繁殖地,基本上都是因为中毒了,食物匮乏,还有流感,还有各种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的这种情况。暑期它基本上都是恶劣天气造成的,各种幼鸟连窝带鸟一块都给吹下来了。秋季是候鸟迁徙,它是大鸟带着当年出生的小鸟,小鸟它有的时候抓食物也不是那么容易,另外春秋季都是属于爱发流感季节,跟人一样它也生病,这个时候救助的量相对要大一点。
李军:上这屋是拍个片,王大夫给咱们来做下一步的检查,体检,看怎么用药。
雪峰:王大夫里边是一台什么设备?
王大夫:就是DR,DR检测。
雪峰:DR检测就是所谓的X光。
王大夫:对。相当于一个新型的成像系统,就比X光高级点的。现在直接就出来了,一边拍一边直接就成像了。
(苍鹰叫声)
雪峰:王大夫咱们现在准备做什么?
王大夫:采血,验血,看看它肝功能。
雪峰:肝功能12项。
王大夫:对,看看是不是有中毒。
王大夫:刚才咱们做了一个血液生化里边的肝功能检查。肝功能看着没什么太大的异常,就是它白蛋白比较低,证明它是营养摄入、吸收有问题。结合它的体况,你看它特别的瘦,所以说它可能蛋白质摄入不足有一段时间了。然后咱们不又拍了这个影像,左侧的话它有一个骨折,陈旧性的骨折已经有初级的愈合了,但是愈合是一个畸形的愈合,你看这长骨痂了,至少得持续半月以上了。
雪峰:后续要咱们怎么进行一个(治疗)?
王大夫:后续首先先调整体况,因为这个不需要紧急手术了,这种情况你要是说紧急手术,它体质体况已经受不了了,先把体况调整过来。要体况好的话,看看后期恢复,就先这样了。
【录音止】
主持人:李站长一路走过来,我发现好多笼舍明显是比较大,也比较新的,都是给咱们这些鸟类相对充足的一个活动空间。
李军:这是咱们市林业局给咱们申请来的专项资金,为鸟类修补笼舍。
李倞:这个救助站2015年刚成立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农业大棚改装的一个救助的笼舍。经过几年的救助,他救助的动物越来越多,得到了省市县三级林业部门的高度认可。在这个基础上,为他争取到上级专项的资金,帮助他扩建笼舍,比如说疫病的检测区域、隔离区域、救助区域、放飞区域,把这个救助站逐步的给它完善了。
主持人:那么除了笼舍之外,咱们林业部门对于救助站还有哪些帮助扶持?
李倞:我们对它主要是一个政策上的支持,技术上一个指导。比如说他想要开展疫病监测工作,我们就作为主管部门跟海关联系,共建的一个生物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动物救助过来,先在这个实验室进行一个疫病的检测,没有疫病才能够就说救助,然后放归到他笼舍里面进行恢复。
主持人:李站长,咱们看完了猛禽区,下一步去哪儿?
李军:去暖棚看看鹦鹉。
主持人:好嘞。
(推门声)
主持人:李站长,一进到这暖棚里,感觉确实比室外要暖和很多,而且鸟儿也多了很多,大家应该也能听到。李站长,这个暖棚里的温度大概是多少度,为什么要建暖棚?
李军:这个暖棚白天的温度能达到24、5度,冬季晚上也能达到10度、8度。因为咱们救助的鸟类都是迁徙的候鸟,有些鸟人家冬季是去南方过冬了。所以当时咱们就跟林业局申请商量,需要建一个这样的暖棚,帮助救助的鸟类过冬,然后便于第二年迁徙季节,再放归自然。现在暖棚特别好,就相当于一个个小单间。
主持人:李站长,笼舍里应该都是鹦鹉,鹦鹉应该不是我们这里的候鸟?
李军:对,这不是我们当地的鸟类。这是当时咱们昌黎森林公安局也是接到北京市公安局的协查,然后有非法养殖人员。鹦鹉在保护名录里边是附录二,就是相当于二级,所以当时森林公安局一共扣押过来了260只成鸟,然后另外还有60只幼鸟,在这块儿现在是生活了第五(个)年头了。
主持人:李站长,除了刚刚您所介绍到的涉案的这些鹦鹉,因为我们是不能够放归的,那么还有没有一些其他的涉案的鸟类?
李军:有。你像我们每年非法猎捕的,公安将鸟放到基地收容,然后公安开始收集证据,送到检察机关,然后再由法院判决,长的时间都有两年的。你人犯罪了,鸟它没有犯罪。所以当时我就找到李倞科长,同时我也找到检察机关的,加上公安机关的,也就说咱们得协商推动一下,把鸟类怎么能让它尽快回归自然。
李倞:所以在面临这些实际问题,我们通过跟检察院,通过跟公安局、法院多次沟通,我们就想要建立一个机制,能够对涉案的动物尽快的将它放飞。一是确保鸟类适应自然,能够重返自然,再一个也是降低这个人为的养殖这些成本。
首先是鉴定方面,我们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专家组,聘请了院校、各个管理部门20余名(鸟类)专家。通过专家们对鸟进行鉴定,也就一两天,对鸟的品种,对鸟的数量和价值都能够出具一个权威的意见。在这个基础上,案件定性以后,由我们林业、检察院、法院、公安迅速将证据链固定。这些工作做完以后,鸟就可以放飞了。最快的时间,就是从鸟被罚没以后到放飞,最快的3至5天就能放飞了。
经过我们经验的一些积累,我们自己起草了我国第一部地方标准,就是《涉案野生动物放归自然指南》。这部标准将对今后涉案动物的救助、放归,起到一个引导、指导作用。
主持人:刚刚您也介绍到了咱们这个属于全国首创。
李倞:这个是在长期的工作中没有一个关于涉案动物的规定,各部门都没有。标准呢,我们也在市场(监督管理)局有一个标准库,我们进行了查询,全国就是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都没有,涉案动物的标准,所以说我们这个标准(发布以后),全国第一个作为涉案动物的标准。
主持人:这个政策是什么时候开始来实施的?
李军:去年的12月份专家评审过了,然后是今年的2月9号实行。其中有5起案例,将涉案鸟类刚开始的时候是7天放飞,到最后联建机制都建好了之后,标准指南已经出来之后,我们是最快三天,大家非常配合,将鸟类放回自然。这样对鸟类的影响特别小,减到了最低最低程度。
(音效:铁门开启声+翅膀扑棱声)
女声:十年, 2000多次救助
(音效:海浪声+鸥鸟鸣叫)
男声:"观鸟之趣"化作"护鸟之志",蓝天大海见证生态诺言
(音效:群鸟振翅声爆发,混入节目主题音乐)
女声:欢迎收听新闻访谈《鸟鸣声声天海间》,聆听滨海之城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
主持人:我们现在是来到了秦皇岛鸟类收容救助站的办公室,首先吸引我的是书柜上的这几只鸟笼子。
李军:就是过去我喜欢鸟的时候,养鸟的笼子。不玩鸟了,就看看这个笼子,另外也怎么说,也没有精力玩鸟了。
主持人:所以想当年您也是最早从玩鸟开始,对吧?玩鸟,然后养鸟、护鸟,这是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
李军: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就是我这样玩鸟的人,肯定(身边)都是养鸟的人。养鸟的人他说白了也都怪,一只鸟不会养太长时间,新鲜个一两个月、两三个月、三四个月到头儿了,那么鸟儿怎么办?大家凑到一块儿说的,他这块儿有地方都搁他这儿去,都放咱这块儿来了。这就形成了把养花的棚变成养鸟的地方,就把笼子打开。打开,它在那个环境生活比在这里边又好了,所以咱那时候想看从这里边都能看到。
申请完了养殖手续之后,又开始开展了救助。救助的同时,就开始做科普教育,好多孩子就过来,恢复的鸟类它也多了,所以这时候跟孩子们一起就把恢复好的鸟就给它放飞了。好几十、好几百个孩子们在这乐得呵的看鸟,然后把放回自然,大家都蹦起来的那种高兴地喊,就是那种氛围都能感染你,成就感特别多。
主持人:咱们救助站是2015年成立的,对吧?到现在为止这么几年的时间,咱们一共救助过多少只鸟,您这儿大概有一个统计或者心里面有数吗?
李军:要是纯救助的鸟类我们是两千多只,不含我们就帮着公安拆网,一边拆一边往外摘鸟,一边拍张照片,帮助公安取证,然后尽快放飞,那是一大部分,过去量很大。因为随着现在的打击了、宣传了,(人们爱鸟护鸟)意识在提高,逐渐打鸟的少了。
主持人:咱们每个月的开销大概是多少,钱,这个费用从哪里来呢?
李军:目前费用都是我自己来垫付了,每个月也得支付个十多万不等。
主持人:为什么您要自己花钱,然后投入精力去做鸟类救助这件事情?
李军:咱自个儿坐这块想一想,就是人活着最终要干点事儿。你看有的时候我们救一个鸟,半夜都去,只要接到电话马上就去。回来不管是涉及到谁,大夫我都半夜给他喊出来,喊出来帮我看,因为救人一样,是吧?你抢时间。救好了之后,鸟你再放飞,放飞之后,你看它的迁徙的路径了,生活规律了,掌握它的习性。
还有疫病这块儿,你说以前咱们就知道给那鸟拿回来,吃点消炎药搁到这一块,那不是听天由命吗?通过咱的规范,你看救了鸟了,咱就可以给它验血,又可以验便,还可以给它拍片。所以你有针对性的给它用药,这时候治疗也特别简单,程序化还快,好了它就真的特别好了,你再给它放归。
没有救助以前,咱也不知道鸟类它真得感冒,它也真得肠道病,它也得呼吸道病,但是现在你通过救助,咱真的知道了。留存下来的一些鸟做一些科研,你可以做一个繁育记录,可以了解它的一些生活习性,然后给咱们市民、青少年做科普教育,让它认识、感知它,再了解它。
主持人:而且我觉得这种科普教育的方式也特别的好,第一中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第二我们说一个人会影响一个大家庭,然后从而在社会上由点成线,再成面。那么同时,李科长,我们帮助把鸟类救助站设为全市中小学生的研学基地,是不是也出于让救助站能够长期存在下去的一个考虑?
李倞:这个救助站在15年到现在,也对我们的野生动保护工作,从救助到疫病防控,再到资源监测调查,都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所以我们应该支持鼓励他,就是把这个工作继续做好。通过政策,通过引导帮助他解决各种困难问题,扶持它,把它做强做大。
主持人:咱们秦皇岛也叫中国观鸟之都,对吧?这是2015年的时候中国动物保护协会授予的。每年春秋两季,会有多少只候鸟迁徙的时候会来经过咱们秦皇岛?
李倞:秦皇岛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这个鸟类迁徙通道上,这条迁徙通道上经过的鸟应该是千万只或几千万只以上的鸟。大部分鸟都是通过海上、通过高空飞过去了,我们每年能观测到的鸟,在沿海湿地观测的鸟应该在几十万只以上。
主持人:为什么这么多的候鸟会选择在秦皇岛经停?
李倞:一方面是我们秦皇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左边是山,右边是海,我们是一个狭长的在辽西走廊这个通道上。所以说,鸟翻过山以后降低高度,正好就落在我们秦皇岛补充能量,补充食物。再一个是我们良好的生态环境,给鸟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有食物,有休息的地方,所以鸟儿愿意在我们这个地方停留。
主持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候鸟爱上秦皇岛,在这里,观鸟、爱鸟也成为了一种风尚。早在2006年的时候,秦皇岛的爱鸟人士就成立了秦皇岛观爱鸟协会,大家聚在一起观鸟、爱鸟,还发起了多项活动,普及候鸟知识,助力候鸟的保护。我们也来了解一下秦皇岛观爱鸟协会,听听他们的故事。
(闪光灯音效)
【出录音】南岛是冬候鸟,比如说鸭子、苍鹭、白鹭、个别猛禽雕鸮,红隼都是在那过冬的。【录音止】
孔祥林是秦皇岛市观爱鸟协会的一名会员,他所说的南岛,全名叫石河南岛,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是秦皇岛市唯一的天然岛屿。这里发现了黑嘴鸥、黑鹳等超过300种鸟类,鸟类种类数量多,不法分子也把魔爪伸向这些可爱的精灵。
2021年12月的一天,孔祥林和同伴们上岛后发现远处有人,还在一个土坡上,发现了有人架设的鸟网,孔祥林先大声呼喊,然后冲上前去,那个捕鸟人立刻丢下网具驾船逃离。现场丢下了3张长20米、宽4米,没有架设完成的捕鸟网。
【出录音】鸟类保护志愿者最重要的还是作为一个示范和宣传的作用,能去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他周边。去打消他打鸟、捕鸟、食用鸟这种欲望心理,这是最根本的,所以现在这些活动也就慢慢减少。【录音止】
除了拍鸟、护鸟,孔祥林还参与鸟类调查。在之前的调查当中,他发现石河南岛鸟类食物匮乏,随后协调各方筹措了20万元,分三次在石河南岛湿地播撒7万斤花蛤苗,通过人为干预,促使水底生物良性循环。播撒花蛤苗的麻袋重70斤,每次300多袋,60岁的孔祥林和志愿者们从凌晨干到日落,一天下来,累的撑不起腰来。
【出录音】大家都愿意投身到志愿保护,这是社会风尚的一种好的体现。对保护野生鸟类认识提高到一定程度了以后,觉得这个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录音止】
石河南岛东不足1000米是万里长城的起点——老龙头,一边是年接待数百万游客的著名景区,另一边就是野生鸟类迁徙、繁育的乐园。
【出录音】石河南岛作为在城市腹地的一块儿自然湿地,在这么近的距离就能投入到大自然中,与野生鸟类亲密接触,去观赏,人文的和自然的文化离得这么近,是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标志。【录音止】
(闪光灯音效)
【出录音】那白的看见了没有,沙滩上那只,那是天鹅……【录音压混】
一大早,观鸟群中传出了大潮坪湿地有受伤天鹅的消息,杜崇杰、姜伟夫妇立即动身赶到湿地观鸟平台,妻子姜伟拿出望远镜,顺着鸟友手指的方向望去。
【出录音】有的鸟你可以救助,你看它翅膀没坏,它腿坏了,你没等到跟前,它飞了。如果是翅膀坏了你就能救助。【录音止】
丈夫杜崇杰、妻子姜伟退休前是大学教师。2005年,杜崇杰被上千只候鸟迁徙时的壮美景象所吸引,从那之后就对观鸟产生了兴趣,工作之余就来到湿地观察鸟类的一举一动。
【出录音】那时候我中午也不回去,中午做完饭给我送饭,后来退休了就一起走了。他开车,我坐车。【录音止】
夫唱妇随,观鸟成了俩人共同的爱好。2013年,夫妇二人开始了追随鸟类迁徙拍摄之旅,十几年来,足迹遍布我国20多个省市,行程40万公里。我国境内观测到的鸟类达到1400多种,杜崇杰、姜伟夫妇拍摄到的鸟类就达600多种。随着对鸟类的深入了解,两个人也开始由拍鸟转向护鸟,由观鸟人转变成为生态环保志愿者,走进高校、走进中小学,向孩子们传递爱鸟护鸟知识,无偿向社会捐赠生态摄影作品。
【出录音】通过自己的个人的努力去影响大众的爱鸟、护鸟(意识),关注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变化,保护身边的生态环境。【录音止】
主持人:在每一位观爱鸟协会会员身上,我相信都会有很多爱鸟、护鸟的暖心故事。李站长,我知道您还有另外一层身份,就是秦皇岛观爱鸟协会的副会长。李站长,我们秦皇岛观爱鸟协会现在有多少会员?日常是怎么样运行的?
李军:我们现在有一百六七十会员,大家都分散在我们秦皇岛鸟类迁徙生活的通道上,你比方说石河南岛、北戴河大潮坪、青龙河┄┄他们就近在他们所涉及到的区域进行观察、拍摄、保护、宣传。
主持人:秦皇岛有三处观鸟胜地:大潮坪、七里海和石河南岛,我们的记者法雯也是实地探访了七里海潟湖湿地,我们来听听看她有哪些新的发现。
法雯:此刻我正站在北戴河新区七里海潟湖湿地的观测平台上。七里海潟湖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潟湖,水域面积最大的时候可以达到20平方千米,在防潮护岸、涵养水分、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个酷似七里烟波的名字是,正是被这些灵动的小鸟定义的,因为这也是万千候鸟迁徙途中的能量驿站。就像我们跑马拉松的补给站一样,候鸟们飞累了,在这里停下来吃点东西、歇歇脚,养精蓄锐之后继续飞。
今天我来到这里,我就看到了平时在纪录片里才能见到的白鹭、杓鹬、翘鼻麻鸭、绿头鸭,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候鸟,它们时而低飞捕食鱼虾,时而展翅高飞盘旋鸣叫,尽情享受这片属于它们的乐园。
旁边的鸟类摄影爱好者告诉我,在这个季节,像雁鸭类的,比如:赤麻鸭、豆雁,鸻鹬类的鸟,比如:灰斑鸻、反嘴鹬,都是七里海的常客。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里原本有规划好的风力发电机点位,但是为了给鸟类一个原生态的补给站,这些风机点位规划图被重新标注了。
这个风电项目给鸟类让道的举动,来自新天绿色能源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有限公司。他们的燃机+新能源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昌黎县,临近七里海。被纳入了河北省第三批申请国家建设用地保障重大项目名单。然而,由于七里海正位于鸟类迁徙通道上。项目方为了客观评价项目对鸟类产生影响的强度和范围,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于是委托河北黍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写了项目建设对鸟类影响评价报告,在2024年的11月22日组织了专家评审。
专家组以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任钱法文为组长,经过现场勘察和评审论证,报告原则上同意项目方以此来进一步依法推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因为项目建设中的各项施工活动和运营期不可避免地会对鸟类的迁徙、觅食等行为产生影响,项目方为此按下了“生态优先键”,修改了风机点位,减少了建设密度;还根据专家的意见,在项目筹备期、施工期和运营期持续对鸟类开展动态监测,做好建设区域鸟类迁徙预测预警工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鸟类迁徙安全。
这并不是简单的规划位移,而是一场精密的空间重构,是在渤海之滨划出了一道人与自然共生的弧线。我在七里海,在这里向您发出邀请,邀请您来到七里海看看,见证风能铁树为自然生命礼让出的唯美风景。
主持人:为了让候鸟的迁徙之路更加的顺畅,咱们秦皇岛哪怕是重点建设项目也要调整设计方案?
李倞:七里海湿地位于咱们迁徙通道附近,它是迁徙通道的一部分,在保护区之内,它的鸟儿的数量非常多。风电项目它的高度或者它的构建形式,可能会对附近的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加强对鸟的保护,我们就提醒了企业要对鸟类的影响做一个专项的评价,通过评价一是明确到底有没有影响,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能够降低或者避免这种影响,也能保证你的项目能够正常的实施,达到一个双方面的一个平衡点,既保护了,又不影响经济发展。
主持人:所以我想这背后一定是要来自长期的坚持。
李倞:秦皇岛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这个野生动保工作,近年来我们通过很多举措,也有好多的创新来达到我们保护目的。比如说我们秦皇岛市的《沿海防护林条例》是全国首部地级市沿海防护林条例,自2017年开始起草,到2021年的1月1日实施,经历了4年5次审议,对沿海防护林带进行了一个比较有效的保障,这也是作为鸟的迁徙廊道的保护。
再就是我们秦皇岛在全省率先是以政府通告的名义,提出了对野生动物加强保护,这是2019年就发布通告。通告里对各部门的职能进行一个明确,对禁猎区、禁猎期进行了明确,对禁猎使用的工具进行了明确,公布了举报电话,在动物保护工作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通告2024年就是去年到期,我们政府又及时的根据新版野保法就进行了修订完善,又进行了第二次的公告。
主持人:所以像您刚刚介绍的一个又一个第一,也让我们见证了在秦皇岛政府部门、科研人员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为保护候鸟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那么对于鸟儿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去爱护,两位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和想法可以跟我们来分享一下。
李军:生态环境变化了,鸟类它就愿意来了。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说你不管是落下来的鸟,还是天上经过的鸟,这个都比以前的量要多了,要大了。爱护鸟类,首先我们还是要先了解鸟类,然后就不去打扰它,观察它是远距离的观察,在野外观察它,不要去主动的喂食干扰,去打乱它的习性,这样就能做到最大的保护。
主持人:那么咱们下一步有什么计划吗?
李军:下一步准备对咱们环渤海候鸟迁徙这一块,我们要成立一个鸟类保护联盟,因为我现在已经联系了环渤海周边的民间组织,就像我一样的救助站、保护协会,联合了这么有十六七家了,准备成立联盟。进到我们渤海湾这边的鸟类,从它到这块开始,就开始有人关注它、监测它,统计数量了,进行保护了,进行有效的联合救治了,一直到它离开我们渤海湾,都要有一个完整的数据记录。
主持人:好。李科长这边您觉得对于爱护保护鸟类的话,您想对大家说什么?
李倞:保护鸟类是我们全人类的一个共同的工作目标。我们应该合理的设置保护区,人类对鸟、对野生动物不要去干扰它,让它有一个自然的状态去生存。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去合理的科学的进行保护,达到一个人与鸟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目标。
主持人:好,在今天我们节目的最后,我们特别设置了一个听声识鸟的环节,我们也请两位来听听看,这只鸟的鸣唱属于哪一种鸟类,我们先来听第一种。(鸟叫声)李站长您能分辨出这是哪种鸟吗?
李军:金雕的叫。因为咱们前年的秋季正好放飞了一只金雕,而且咱现在基地还有4只金雕,那不太熟悉了吗?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来听第二种,李科长能听出来这是哪一类鸟的叫声吗?
李倞:这个应该是鸻鹬类鸟在抢食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每年迁徙,经过秦皇岛的鸟儿有许多都在我们的田间果园儿去寻找食物,为了保护这些鸟儿,我们在田间果园儿推广使用改造的防鸟网,都是通过渔网改装的,绝对不能使用粘鸟网,就是为了进一步保护农民的果实,既防止鸟被伤害,也要保护咱们的劳动成果。爱鸟护鸟一步一步前进,人人伸出关爱之手,保护就成为全民行动。
主持人:没错,守护这些蓝天精灵让它们飞得更好更远,需要大家一起行动。在秦皇岛采访的这几天,我们看到了万鸟临海的壮观,听到了声声鸟鸣传递的惬意,感受到了观鸟爱好者的雀跃,更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根植于心迸发出的强大力量所打动。感谢所有爱鸟护鸟、为守护生物多样性默默付出的人们。感谢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