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复兴路上的“晋察冀”》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09-25 15:53

复兴路上的“晋察冀跨越80年的群英会

(女)开篇话: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接连失利,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挺进敌后,创建了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构筑起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的“坚强堡垒”。

硝烟散尽,丰碑永存。80年时光更迭,这片英雄的土地始终被抗战精神所浇灌,赓续着红色血脉。今天起,本台推出系列报道《复兴路上的“晋察冀”》,记者从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的保定阜平,到拔节生长的未来之城雄安新区;从携手北京举办冬奥会的张家口崇礼,到践行“两山理论”的石家庄井陉,聆听当年的“晋察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新脉动!

(男)导语:地处太行深处的河北阜平,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发祥地和核心区域。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动员令又从阜平发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役再次打响。从“为国家生存而战”到“为民族复兴而战”,让我们通过跨越80年的“群英大会”,感受这片英雄热土上“不畏困难、敢于胜利”的精神赓续。

【压混】脚步声

【出录音】有生之年,我总得去他奋斗的地方看看…【压混】

手捧一枚珍藏了80年的银质纪念章,78 岁的刘杰生来到阜平,完成他多年的夙愿:探访父亲刘润田在晋察冀边区的抗战往事。

【出录音】这枚纪念章它不显眼,也不华丽,但它是我父亲生前最看重的一枚奖章。我想这在父亲的一生中是最值得珍藏的时光。

这枚圆形纪念章正面图案清晰,正中是一本打开的书,上面是交叉摆放的步枪和镰刀,两边麦穗环绕,正上方有“晋察冀边区二届群英大会”繁体字样,下面是“纪念章”字样,正中间有阿拉伯数字“1945”。

【压混】歌曲《向劳动英雄看齐》

站在史家寨村鹞子河大桥远眺,已80高龄的史家寨红色讲解员张朝杰向刘杰生讲起纪念章背后的一段历史。

【出录音】张朝杰:我跟你讲讲,那时候开的这个群英大会啊,就在这个地方。首长们也来,劳模们也来,群众也来。各行各业的劳模上台领奖,给他们发了奖章。民众被唤醒,向劳模、向你老父亲他们学习!

刘杰生: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张朝杰:你算说对了,抗战的决心起来了。

刘杰生:迎接更好更大的胜利。

1937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阜平创建,随后晋察冀边区政府在阜平成立。1944年到1945年期间,晋察冀边区为了鼓舞军民斗志,在阜平召开了两届群英大会,其中第二届群英大会规模更大,389名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汇聚一堂,报告成绩,交流经验。晋察冀军区化工厂技术工人刘润田作为劳模代表,参 加了这届群英会。

【出录音】刘杰生:《晋察冀日报》是这样写我父亲的:老刘当班长时,工作更是辛苦。化学工作与皮肤一接触,像刀子拉一样地疼。工作下来,皮肤起了细细密密的小疙瘩,很是难受,不能用水洗脸,只能用湿布轻轻地沾,到室外给风吹一吹,然后脸上还一层层地脱皮。

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刘杰生看到了当年我军缴获的日军重型机关枪、三八式步枪等武器,他仔细端详,驻足良久……此刻,他更深刻理解了当年父辈们为什么能如此忘我奉献。

出录音刘杰生:那时候化学厂生产条件很差,没有防护手段,全凭奉献和苦干精神。不是有首《游击队之歌》唱的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嘛,到抗战后期,咱终于实现了“没有枪没有炮我们自己造”。

1944年,在抗战中创立发展起来的晋察冀边区军事工业,拥有8个工厂、近两千名职工,形成了以炮弹、子弹、兵工炸药、手榴弹为主要产品的独立完整的军工生产体系。刘润田与无数英模浴血奋战的身影,深深烙印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诠释着“担当大义、求是创新、不畏困难、敢于胜利”的晋察冀精神。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副馆长周慧敏:

【出录音】周慧敏:大批英雄模范的涌现,体现了敌后军民高昂的革命斗志,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必将穿越时空、薪火相传!

巍峨的太行山,当年以伟岸的身躯掩护敌后军民对敌斗争。进入和平时代,闭塞的自然环境却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一场新时代的攻坚战役又在阜平这片英雄热土接力展开。

【压混】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音……

最近一段时间,阜平县顾家台村党支部书记顾锦成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儿就是去村会议室二层楼施工现场转一转。今年的12月30日,这里将举办顾家台村2025年全体村民大会。

【出录音】顾锦城:这一天我们是开全体村民大会,还要吃一个团圆饭。去年我们申请了个项目,做个大型的会议室。哈哈……

12月30日,对顾家台村村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冒着严寒、踏着冰雪来到阜平县,深入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考察革命老区扶贫工作,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的动员令。如今,每年的12月30日,是顾家台村的“村民团圆日”,更是“年轻人返乡动员日”,村民大会开成了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群英会”。

出录音顾锦城:给致富带头人颁个奖状。包括这个最美管家,我们民宿做得最好的这几家,都让他们上台亮亮相。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更好地提出来。

返乡创业的“90后”年轻人刘娇就在去年的村民大会上领到了“最美民宿管家”的荣誉证书。

刘娇:今年我们通过直播的形式,有湖北的、山东的朋友过来,就很远,我们都没有想到。

刘娇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顾家台村创业,她拆除老屋,建起村里首家乡村民宿,还向村党支部书记顾锦成提出村民合作发展民宿的建议。

【出录音】顾锦成:我们成立了阜平县锦飞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我们党支部领办的,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定价最开始只有13户,后来到今年是84

顾锦成说,乡村振兴必须得依靠有见识、敢创新的带头人才。以前顾家台自然条件差,产业基础薄弱,年轻人都向山外跑。每年年底召开的村民大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招才引智,以产业、事业吸引年轻人返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出录音】顾锦成:年轻人在想法上不一样,特别有这种韧劲。只要咱们想到的,咱们都敢去尝试。这几年,回来了38个年轻人,18个“80后”,18个“90后”,2个“00后”。陆陆续续回来以后做了很多产业,每年都在变。

顾锦成也是第一批响应村里号召返乡的青年代表。2015年,顾家台村建起50个香菇大棚,准备发展食用菌产业。可棚建起来,却没人敢承包。在脱贫攻坚战最要劲儿的时刻,28岁的顾锦成站了出来。

【出录音】顾锦成:政策相当好,保险给你入着,技术员给你配着,还有补贴。我跟俺媳妇说,就算赔20万,我们还有机会去挣。

顾锦成包下4个大棚,找专家、学技术、勤管护,一茬菇收完,挣了8万多。消息传出来,第二年村民争着抢着承包大棚,他又主动退出,把名额让给大家。

【出录音】顾锦成:就应该有这种担当。我们当时还弄了一个抓阄大会,谁也想挣钱,抓阄最公平。

顾家台村确立了食用菌种植、高效林果、生态旅游、家庭手工业四大支柱产业。返乡的年轻人把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丰富的学识带回来,助力家乡交出了脱贫致富的满意“答卷”——2017年,顾家台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20年2月,阜平全县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

【出录音】顾锦成:以前咱们好多人就是“等靠要”,现在不一样了,通过脱贫攻坚这几年,由村干部带着干,到他们主动干,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思想变化。

2021年初,顾家台村“两委”换届,顾锦成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组建了顾家台村历史上最年轻的“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只有35岁。

这一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新班子干劲十足。村里的90后能人顾腾飞想和几个伙伴打造农家乐“啤酒花园”,顾锦成他们一边帮助办贷款,一边发动村里党员帮忙选址、整地、布置灯带、购置桌椅……仅用半个月,啤酒花园就开张了!

【出录音】顾锦成:哎呀,我跟你说,相当火爆!这里头大桌子带小桌子48个,这一晚上翻3台,到10点了,后面还排着队呢!哎呀,那真是人山人海!

趁热打铁。2021年7月,顾家台村举办首届民俗文化节,炫酷的无人机表演点亮夜空,短短3天时间,蜂拥而至的游客在山沟里消费超过100万元。

【出录音】顾锦成:一个摆小摊的,3天营业额15万,哎呀,我都不敢相信。治安维护这块儿,也是全村出动,我们村只要是在家里能行动的,都来给游客做服务,谁都不要钱,都是义务的。

如今,顾家台村食用菌等传统4大产业基础上,又打造出啤酒花园、亲子乐园、露营基地等项目。2024年,顾家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85元,比2012年增长近28倍。

还有4个月才到年底,73岁的任风兰老人就开始盼望起今年的全体村民大会,她盼团圆盼红包,更盼着全体村民给顾锦成他们颁个奖,届时,一排高高竖起的大拇指将成为崭新会议室最暖心的一幕。

【出录音】任风兰:你别看这些小年轻,做事办事儿哪儿也好,又教给老百姓咋挣钱。大家坐到一起嘻嘻哈哈多么好,红包也发了,大餐也聚了,哈哈哈,可红火嘞!

从“向劳动英雄看齐”的抗战号子,到“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实践,这场“群英会”跨越了80年。伟大的抗战精神代代赓续,光芒如炬,激励人民砥砺前行,走向未来。


复兴路上的“晋察冀”:太行山上的红绿蓝交响

主持人:井陉,地处冀晋交界,“四方高,中央下”的地形让它成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85年前,这里是百团大战序战的中心战场,太行山的沟壑间激荡着冲锋的号角;85年后,这里满山苍翠、产业兴旺,红色印记、绿色生态与蓝色动能奏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动人交响。

【记者】【出现场声音】【压低混播】

8月20号清晨,石家庄正太饭店门前,第一班“红色游直通车”缓缓出发。沿着当年“百团大战”时八路军征战的路线,从井陉洪河漕百团大战指挥部旧址到山西娘子关正太破袭战遗迹,最终抵达山西阳泉狮垴山百团大战纪念馆。青山绿水间,游客们透过车窗仿佛依然能够看到85年前战士们奋勇冲锋的身影。

【录音】游客:“课本里学过百团大战,今天特意带着孩子们来到当年的战场上,看着纪念馆的实物展品,还有全息投影还原的战斗场景,真才知道这场仗打得有多不容易。”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相持阶段,日军的“囚笼政策”妄图困死华北军民。同年8月20号夜,八路军的红色信号弹划破天际,正太铁路破袭战就此打响,百团大战揭开序幕。

【出录音】井陉爱国主义教育馆现场音效与解说:在攻下娘子关后,中央纵队对井陉煤矿发起攻击。在地下党员的配合下,经过一夜激战,到 21 日黎明,攻克井陉矿……

河北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王律自豪的说,百团大战的前线指挥部就设在井陉县洪河漕村,正是这片红色土地,见证了八路军105个团打破封锁的壮举,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出录音】王律:百团大战是我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敌后进行的一场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最大、战果最辉煌的(战役),极大的打击了日寇在华北的嚣张气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书写了辉煌、壮丽的篇章。【录音止】

在洪河漕村的石屋群中,中国首家民间战史展室静静矗立。当年八路军用过的桌椅、马灯、石雷、猎枪整齐陈列,每一件实物都在诉说着正太铁路破袭战“男女老少齐上阵”的故事。一首民谣至今在当地广泛流传“男女老少都下山,小孩大人组成团,女人顶个男人干,拆轨破路割电线,枕木烧着冒狼烟”。井陉县爱国主义教育馆讲解员高贤,用一组数据,道出了井陉抗日军民做出的巨大贡献。 【出录音】高贤:井陉拱卫了两个边区,打响了 40 多场有影响力的战斗,4724 名青壮年参军入伍,2203 人成为烈士,平均每一个村就有 7 名烈士。

硝烟散尽,井陉迎来了建设与发展的新阶段。战火中铸就的“坚韧不拔、守护家园”的红色精神,已深深留在井陉人的骨子里、血脉里。

凭借冀晋交界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井陉曾一度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钙镁产业聚集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煤炭二级交易市场,400 多个矿山、50 多家碳酸钙企业、500 多家煤场遍布山间。

但这样的“红火”,却让太行山付出了巨大代价。中欧裕集团总经理齐浩宇至今记得10年前的景象:

【出录音】洗煤厂遍地,洗煤厂的地方树叶上全都是黑的,然后灰厂的地方树叶上全是白的。【录音止】

过度依赖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井陉的未来之路在哪里?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新发展理念为迷茫中的井陉指明了方向,井陉痛下决心“向绿转型”:把不符合要求的碳酸钙企业和露天煤场坚决取缔,投入数亿元开展矿山复绿、河道治理。

走进中欧裕集团下属子公司河北翔金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区,绿树掩映,芳草茵茵,一尘不染,很难想象这是一家加工 石灰石 的企业。总经理刘志晖指着监控中心大屏幕说,他们已经从“灰色巨人”蜕变为“环保标杆”。

【出录音】刘志晖:打开咱们报警设置,这个阈值,省厅要求咱们企业氮氧化物应该是190,现在咱们是50 ,49 这个是分钟值。

作为全国碳酸钙行业领头企业,中欧裕集团在“向绿而生”的过程中也经历过挣扎与徘徊。最终,红色基因里的坚韧和担当让这家本土民营企业抛却私心杂念,投入近 8000 万元改造升级全流程环保设备。

还是那座山,还是这些人。理念飞升,井陉蝶变:青山重现,绿水东流。2020年,井陉入选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范。回看转型之路,中欧裕集团总经理齐浩宇感慨万千。

出录音】我们就是大山里的孩子,大山养育了我们,我们就是要有敬畏心的去对待每一块石头。要把绿色、把智能、把精细化管理放在首位,做对子孙以及对我们整个产业有预留的事情,长期的,可持续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这对井陉而言,又是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今年4月份,井陉引进全球知名工业无人机企业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井陉设立纵横鸱吻(河北)全资子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山区大载重灭火无人机、机库,开发山地森林巡、防、灭一体的无人机值守系统。井陉县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局长窦晓娟说,5000平米的生产厂房装修设计目前已经完成,这条生产线的核心目标,就是用“蓝色”科技守护“绿色”生态: 【录音】为石家庄山地森林防火、灭火整个注入新的新质生产力的这样一个元素,另外是为河北省乃至整个太行山沿线的省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井陉方案。

如今,这里的“蓝色”版图还在扩大。窦晓娟介绍,井陉规划了“一主三辅”的产业布局,通过“无人机智造+场景革命”双轮驱动,开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出录音】“一主”就是指低空数字经济产业园;“三辅”首先是指无人驾驶航空器试飞基地,主要供多旋翼、垂直起降固定翼、还有直升机等京津冀生产研发企业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试飞场地;是产教融合试验试飞基地,为大型固定翼、轻型飞机试验试飞提供场所;第三个,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园区建设,主要打造县域低空数字经济培训样板。

直通车在太行腹地穿行,红、绿、蓝交织的故事,仿佛山坳里激荡的清风,铺陈延展。每一个井陉人铿锵的话语和坚实的脚步,又恰似一首动人的“三色交响”,在民族复兴的大路上演奏出绝妙的乐章。


复兴路上的晋察冀”:以青春之名 赴时代之约

主持人: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里,有一份特殊的烈士名单,他们用燃烧的青春托举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在河北雄安新区,有一份“青年人才引进名录”正在不断更新,他们将奋斗的青春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跨越80年,两份名单串联起一条跨越时空的青春火种传承之路。

正文:

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一份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团职以上干部烈士名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名单详细记录了从1937年11月晋察冀边区创建,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期间,晋察冀军区牺牲的357位团职以上干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卢智华:

出录音在艰苦卓绝的对日作战中,晋察冀军区部队付出巨大牺牲,11.6万人献出宝贵生命。这里就是牺牲团职以上的干部名录,共357位,平均每8天牺牲一个团职干部,他们牺牲时的平均年龄仅有28岁。(录音止

1939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抗敌报》发表“告同胞书”,动员所有同胞团结抗战。这篇“告同胞书”如同一则抗日动员令,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青年跨越山河,辗转来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军区第10团团长白乙化就是其中一位。张家口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陈韶旭:

(出录音)在咱们这个平西和平北的部队中有一个老十团,这个老十团的战斗力非常强,团长白乙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白乙化是 1911年出生在辽宁辽阳的一个农民家庭,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就凭借着两支枪杀入了辽阳的警察局,缴获了敌人的 20 多支枪,组织起了抗日救国军。(录音止)

白乙化上过军校,读过大学,为抗日救国,他毅然投笔从戎,将书生意气化作铁血丹心。张家口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陈韶旭介绍说,为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白乙化立下铮铮誓言:完不成开辟平北的任务,我生不回平西,死不离平北。

(出录音)大小战斗有记载说是56次,攻占了40多个村庄,毙伤俘虏了敌人400多个人,还缴获了大批的武器装备,建立了四个区政府,控制了区域方圆100多公里,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成果。所以因为有他这些打的基础,就成立了一个丰滦密联合县,就是丰宁、滦平、密云,白乙化就兼任这个县委书记。(录音止)

1941年初,在和敌人战斗中,白乙化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9岁。萧克将军为白乙化手书八个大字:“血沃幽燕,名垂千古。”

在十团里,能文能武的不止白乙化,他率领的十团被誉为知识分子团,连、排、营以上干部大部分是大学生。张家口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陈韶旭:

(出录音)这支队伍之所以被称为知识分子团,是因为它的主要领导成员有80%以上都是当年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北平的大中学生,还有东北的流亡学生。比如他这个司令员叫王仲华,副司令员是白乙化,参谋长是王亢,政治部主任叫朱奇文,副主任是吴涛,供给处长叫乔宁,卫生处长叫戴晓光,当年都是清一色的大学生。(录音止)

抗战烽烟,血火淬炼。烈士名录上还有很多像白乙化一样的革命青年,他们出身不同、籍贯不同、经历不同,但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他们慷慨赴死,最终血染晋察冀。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卢智华:

(出录音)比如烈士名录上的晋察冀军区第八军分区副司令员孔庆彤,他是河南省光山县人,参加过长征。1942年10月,孔庆彤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30岁。还有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晨光,他是湖北省黄安县人,(19)39年担任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牺牲时年仅27岁。还有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1942年牺牲,时年31岁。(录音止)

中华儿女们以青春之躯,筑起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用决绝的姿态向世人诠释:青年担当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生死抉择时挺起的脊梁。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向明:

(出录音)很多的青年人,他们愿意用生命去奉献,在他们短短的青春当中诠释了什么叫做最有意义的青春,什么叫做壮丽的青春。(录音止)

沧桑巨变80年,历史的长河中,永远奔涌着青春的浪花。从民族解放到民族复兴,当时代的交接棒传到年轻一代手中,我们又该如何定义自己的青春,书写新的传奇?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对外公布,一曲澎湃激昂的奋斗乐章由此奏响。这座“未来之城”正吸引着新时代的青年才俊从八方汇聚,带着满腹学识和先进技术来雄安创业,将个人才智融入国家千年大计。

出录音)我们做的这个产品叫便携式颅脑出血检测分析仪,它是一款可以改变传统颅内出血急救和监护方式的设备,然后让患者在任何地点获得脑部的医疗影像服务成为可能。大概只有15公斤重,篮球那么大。(录音止

在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雄安安影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全力研发便携式颅脑出血检测分析仪。言语间,公司董事长周浩然充满自信。

出录音)它填补了CT或者核磁,不能立即获得或者连续使用的空白;它的成像原理是用微波成像,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没有辐射;还有一点就是它成本非常的低,只有不到CT或者核磁的50分就是大几十分之一的价格。(录音止

周浩然和他的创业团队成员都是清华大学的校友。一年前,26岁的周浩然和几名同伴共同参加了2024年“雄才杯”创新创业路演并获奖。于是,一帮天南海北的同学汇聚雄安,开始了创业之路。

(出录音)主创团队就是我们宿舍4个人。像蒲业泰他也是我们本科同学,他也是从澳洲留学回来,主要就是负责项目上的协调管理;蒋玉华是清华特等奖学金得主,现在读博士,帮助我们做这个微波成像;还有张泽群是做医学人工智能的,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博士。(录音止)

为何将创业的地点选在雄安新区?周浩然直言,选雄安,正是在从0到1的地方,做从0到1的事。

(出录音)因为很年轻的城市,它必然需要很年轻的人才来推动。对于雄安来讲,我觉得它也是一次创业,它就是创立一个城市嘛,然后我觉得在这种氛围下还挺适合做那种比较难的事儿的,因为它也在做一件很难的事情,然后我们也在做一件很难的事情。(录音止)

和周浩然一样,大批青年才俊接受时代感召,将青春融入雄安新区建设的滚滚洪流中。28岁的邱雨浩,正在一遍遍优化企业科研管理方案。

出录音)24年从学校从清华毕业,24年的5月份到了新区这边,来到了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因为我们公司想要发展生物医药板块,我之前在学校学的是生物,有这个科研的经历,一开始是在产业开发部,现在也是调到了战略发展部,开始从事这个科研管理的工作。(录音止

利用午饭间隙,邱雨浩为记者讲起他来到雄安的初衷——让理想扎根在这片新的“热土”。

出录音)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很中坚的力量、很强大的力量,因为可以给这个社会注入很多的活力,尤其是在科技领域,青年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我也希望在这个领域,我们能够发挥出来自己的特色的优势,来把新区的科技实力、产业水平都提升一个档次。(录音止

雄安新区党工委人才办每个月都会公示“雄才卡审核通过名单”,名单上的青年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有理想、有信念,他们是极富创造力的创业者、创新者、创梦人……截至目前,16000多人领取“雄才卡”,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雄安。

青年向上,国家向前。在时光的长河中,青年的面貌不断变换,但永恒不变的,是他们对国家炽热的爱,以及对梦想矢志不渝的追逐。点点微光凝聚成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穿越时空,代代相传。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向明:

(出录音)总有一批年轻人,他们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他们能够把自己的命运跟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去为国家奋斗,为国家拼搏。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我们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来迸发他们最大的热情,用他们最大的力气和能力来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奉献力量。(录音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