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嗓书记”的嘹亮誓言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安倩

时间:2025-09-29 14:07

“哑嗓书记”的嘹亮誓言

主持人:2025年7月底,燕山暴雨如注。承德兴隆县六道沟村受灾严重,房屋和道路被冲毁,通讯中断。危急时刻,六道沟村52岁的村支书商桂福率领党员干部忘我前行,在抢险救灾一线践行共产党员朴实有力的铮铮誓言。请听专题报道《“哑嗓书记”的嘹亮誓言》。

【压混】(钩机操作现场音)院里有淤泥的往里清清,像这种泥石流这个清不了的,我们村都找钩机给往外清。

7月29日,兴隆县六道河镇六道沟村,洪水退去第一天。52岁的村支书商桂福嗓音沙哑,卷起的裤腿下伤痕累累。他正忙前跑后指挥着大家清理淤泥。回想起洪水来临那一刻,很多村民依然心有余悸。

【出录音】村民1:咔一下,那雨(就过来了)!

村民2:那水都到底下这儿啦!

记者:到窗台这儿啦?

村民2:啊,那俩屋全泡啦!

村民3:要不是书记背我(出去)啊,就淹死在这屋啦!

村民4:书记那嗓子都说不出来话啦,大腿全刮坏了!【录音止】

7月28日凌晨,洪水漫过炕沿,88岁的村民商振路和老伴蜷缩在窗台。漆黑的雨夜中,村党支部书记商桂福和党员干部蹚着齐胸深的洪水背出了老人。

【出录音】商桂福:当时水太大,怕村民出不来。我和主任我们俩把那四个老头背出来的,背到安全的地方!【录音止】

当商振路远在北京的儿子商金成,心急如焚地赶回村里,看到父母平安无事,这个七尺男儿激动地要给商桂福“磕一个”。

【出录音】打电话都联系不上。一个88(岁)了,一个70多了,跑也跑不了,也不知道往哪儿跑,也没有电。(7月)29日我就进来啦,当时我爸看见我就哭了,他说的亏书记和驻村干部把我给抢救回来了,要不然就看不着你了。【录音止】

7月27日,当暴雨预警传来的时候,商桂福正在承德市区陪摔断胳膊的小儿子做手术,驻村干部孟庆华:

【出录音】商书记把儿子、老伴都扔在承德了,自己跑回村里的,第一时间通知群众转移避险。【录音止】

大儿子也曾回来找到商桂福,希望他能和家人一起转移,商桂福的妻子唐春燕:

【出录音】看见他爸就哭了,说你能跟我走吗?他爸说,有这么多老百姓在这,我能跟你走?我儿子一声儿没言语,就立刻给买手机去了。【录音止】

在商桂福的心里,他惦记受伤的小儿子,但更牵挂300多位村民“家人”:

【出录音】最起码他的生命安全没问题,但我得为我这376个群众着想,我得安置、转移。【录音止】

洪水过后,道路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六道沟村彻底成为孤岛。商桂福的嗓音在持续的奔波中、呼喊中彻底沙哑。

【出录音】商桂福:我们连抢救带指挥的,还有转移啥的,都造成这样了。

记者:我看您眼睛也布满血丝了?

商桂福:好几天都没睡觉了。这么大的灾情,连带社员吃喝拉撒睡,你都得管呢。【录音止】

危急时刻,救援队伍来了,无人机来了,发电机来了,通讯保障车来了,交通部门昼夜不停打通了出村的生命通道,村民们给家人报了平安,吃上了热乎饭。这个时候,有细心的村民发现,商桂福走路的姿势和平时有些不一样,卷起裤腿,上面道道血痕清晰可见。

【出录音】商桂福:这都是划伤。穿着水(雨)鞋,水(雨)鞋一进水、进那沙子特别的磨脚,全都磨坏了。

记者:不疼吗?

商桂福:疼也忍着。【录音止】

驻村包联干部孟庆华:

出录音】腿以下全部刮伤了,后来感染了。这两天都是腿肿着、流着脓,嗓子哑了。【录音止】

为了抢险救灾,商桂福不分昼夜满村跑,自己家泡在淤泥中却一点儿顾不上。

【出录音】商桂福:(墙上的)水印都到这儿了。

记者:这个泥大概得有半米左右,整个把家里的家具全泡了?

商桂福:全泡了,在那边的空气能给我冲走了,取暖用的(设备),冲走了,我顾不了了。【录音止】

商书记的付出,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家自发来到这个小院,上演了一场“双向奔赴”。

【出录音】(村民清理现场声)

村民1:书记是(凌晨)两三点就起来,就走查看(河边)那个水势!

村民2:他那个孩子手坏了,没在家,村民们就主动地先给他收拾一天。那屋里头全泡了,要不得了。【录音止】

8月2日,新一轮降雨预警又来了。商桂福沙哑的嗓音再次成为定心丸,他开始组织大家二次转移。

【出录音】记者:对于咱们村里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或者是一些行动不便的人咱们村里怎么处理呀?

商桂福:我们有医疗队,专门找担架、找轮椅往外抬,也得转移。(除)投亲靠友以外,剩下105人准备集中安置。

(担架现场音)

记者:担架上抬的是您的?

陈连友:我老爹!

记者:多大岁数了?

陈连友:他八十!

记者:现在腿脚不便是吗?

陈连友:他腿有点肿!

商桂福:后头还有继续入户核实的,确保我们村一户不能落,一个人也不能落,全部转到安全地带。【录音止】

沙哑的誓言,在这片土地上回响:

【出录音】商桂福:共产党员就是为大伙服务的!我们是无限付出,没问题!【录音止】

这次集中转移的安置点设在六道河中学,协调转移车辆、分发被褥,商桂福扯着哑嗓奔波着、忙碌着:

【出录音】(压混物资发放点声音)

桂福民:来物资了给老百姓发一下物资,保证每个组都有!

村民:我相信党,相信政府,相信国家干部!对我们老百姓特别好……【录音止】

在商桂福的带领下,六道沟村的党员干部们在抢险救灾、重建家园、转移安置中冲锋一线。六道沟村预备党员陈小军,在洪灾当中家里损失了两台钩机两辆板车,脚还受了伤,硬是选择一脚雨鞋一脚布鞋,全身心扑在村里的救灾工作上。

【出录音】陈小军:力所能及的救助一些岁数比较大的,背到安全的地方,减少一些损失,减少一些伤亡。

记者:自己损失那么严重,你现在还要自发出来给别人做事情?

陈小军:我们年轻,是预备党员。

商桂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支部书记,这都是我应该干的。为了咱们大伙,也是应该付出。你像我们年轻的这些党员,在外县的这个,他们把药品、吃的、喝的,全蹚大河给我们,几个人搭伙儿给我们送到村里。我们(村)第一个得到(药品物资)和吃的喝的,这些党员发挥的作用太大了。【录音止】

主持人:风雨之中显担当,危急时刻见精神。逆行在暴雨洪水中的基层党员干部,是群众最有力的依靠、最可信赖的希望。他们用硬脊梁背起了群众,用嘶哑的声音喊出了嘹亮的誓言。风雨仍未歇,但只要把人民装在心里,就一定能团结带领群众凝聚起同舟共济、守护家园的磅礴力量,筑起冲不垮的铜墙铁壁。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