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瞿兴华
时间:2025-09-11 23:32
9月10日晚,河北省艺术中心华灯璀璨,由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联合主办的“琴瑟和鸣”宋辰中国声乐作品音乐会,在第41个教师节之夜绽放艺术之光。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宋辰与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教师李杨,携四大板块十余首经典作品,特邀三位艺术家助阵演绎,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中华音乐文化盛宴。
音乐会正式开始之前,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韩启超教授作开场发言。韩院长表示,这场集艺术性与学术性于一体的声乐盛宴,既是向教师节的深情献礼,更是对音乐教育“三台理念”的生动诠释。
音乐会以中国艺术歌曲黄金时代经典作为开篇。《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赵元任曲)通过四季意象展现中西合璧之美;《怀念曲》(毛羽词/黄永熙曲)以“旅行的水”隐喻战时离散悲欢;《踏雪寻梅》(刘雪庵词/黄自曲)明快旋律重现教科书级创作范式。特邀黎辉辉副教授演绎《思乡》(韦瀚章词/黄自曲)与《幽兰操》(韩愈诗/赵季平曲),前者展现游子情思,后者以古琴韵致诠释君子风骨。
古诗词艺术歌曲板块呈现传统文化活化传承。《静夜思》(李白诗/赵季平曲)以三重变奏深化乡愁意境;《关雎》(诗经/赵季平曲)钢琴织体再现先秦恋歌;《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词/印青曲)五声调式演绎豪放词风。臧海萍副教授带来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词/晁然曲)创新融合打击乐元素,《我的家乡在河北》(邵强词/郑新兰曲)则以磅礴气势礼赞燕赵文化。
传统民歌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山西河曲版《绣荷包》重现绣娘情思,王洛宾改编的新疆民歌《都达尔与玛利亚》演绎草原甜蜜恋歌;陕西信天游《赶牲灵》以钢琴模拟马铃声传递黄土风情。李建林教授的手风琴独奏《回娘家》(河北民歌改编)通过风雨声效与鸡鸣鸭叫的拟音设计,营造出极具喜剧性的民俗画卷。
终章呈现中国声乐多元化发展成果。歌剧选段《再别康桥》(陈蔚编剧/周雪石曲)展现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离别愁绪;内蒙古民歌《鸿雁》以长调旋律抒发游子乡情,宋辰老师用多年的艺术积淀,充分展现出中国声乐作品的独特魅力。整场演出既是对百年声乐经典的致敬,更是当代艺术教育家文化自觉的生动写照。当终曲《老师,我想你》的旋律响起,全场观众自发起立致敬,雷鸣般的掌声既是对师者风范的礼赞,更是对中华声乐艺术传承发展的深切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