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刘伊宁
时间:2020-02-17 16:26:29
对大多数女生来说,大姨妈,作为月经的昵称,这个集万千爱恨于一身的“亲戚”,完全是冤家一样的存在。
来了得小心翼翼伺候,没来还得忧心忡忡惦着。在这爱恨的纠葛当中,不知引发了多少因“多喝热水”而起的情侣战争。
今天咱就来了解一下,那些年,被你错恨的“大姨妈”。
姨妈虐我千百遍,我待姨妈如初恋。
多数人觉得
痛经是正常的
感觉喝点水
注意保暖就好了
但其实
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
来月经是不会痛的
正是因为身体出现虚损
或有寒湿之症
才会产生疼痛
此外
痛经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
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症
盆腔炎 子宫肌瘤
中医学根据痛经的病因病理
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常见类型
气滞血瘀型 寒湿凝滞型 湿热瘀阻型
气血虚弱型 肝肾亏损型
今天医生为大家讲讲
痛经里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对于寒湿凝滞型痛经,我们要注意什么?
寒湿凝滞型的痛经
是临床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约一半患者属此类型
特点
此类患者的疼痛
大多是在经前或者经期内
小腹冷痛 得热痛减
月经延后量少
血色暗黑并且有血块
怕冷 身痛 手脚冰凉
白带量多 舌苔白或者厚腻
病因
寒湿凝滞型患者
常常因为冬天不注意保暖
平时露脚踝 穿的过于单薄
夏天过于贪凉 冒雨涉水
平时用凉水洗头洗脚
导致寒湿之邪侵入到体内
寒邪具有收引凝滞的作用
湿邪重着粘滞
寒湿之邪凝聚胞宫
以致经行不畅
从而导致痛经的发生
中医经典方剂
中医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
临床当中常常选用温经汤
它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既有温经通脉的吴茱萸 桂枝
又有丹皮 活血散瘀
阿胶养血 滋阴止痛
达到温经止痛的作用
还有常用的经典名方
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少腹逐瘀汤
月经前十天
使用这两个方子
对治疗痛经有不错的效果
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哦
注意事项
对于痛经的患者
平时应注意预防和调护
注意经期的保暖 避免受凉
同时要注意精神的愉悦
使气血调达 经血流畅
注意调摄
切记被外邪所伤
避免引起或加重痛经
对于虚寒体质的痛经患者
经期可选用红枣 桂圆
山药 红豆进行熬制
加上适当的红糖调味后食用
具有补气 养血 散寒的功效
宝宝们一定要重视痛经
弄清疼痛的原因
并着手治疗 逐渐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