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多了容易渴?咋吃都不胖?和脾胃有关!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刘伊宁

时间:2021-03-01 14:13:01

为什么有的人吃的很多却还是很瘦?为什么有的人肌肉松弛,有的人却很紧致?为什么每次吃多了以后总觉得口渴?其实这些大都和咱们的脾胃有关,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中医里人的“后天之本” ——脾胃。


中医上的脾胃不是指单个的器官,而是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包含脾和胃两个概念。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中描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


脾胃,水谷炼精华


胃又被称为“水谷气血之海”,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我们吃了东西以后,接受、容纳食物这是受纳水谷;吃的食物在胃内进行初步消化,形成食糜,这叫腐熟水谷。



从食物变成身体的气血津液,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简单来说,我们吃的食物进入到,胃将食物转化为食糜,然后再向下传给小肠。小肠就像一个分拣员,把其中的水谷精微和糟粕分开来。而就像一个快递员,把分出来的水谷精微向上向外布散到全身,使我们的人体得到滋养。


所以如果胃不好的人,其受纳功能失调,就会出现胃脘部的胀满、疼痛、嗳气、恶心、呕吐、反酸、烧心这些症状。


如果是肠道不好的人,其传送功能失调,就会出现腹部的胀满、疼痛、肠鸣、排气较多、大便不成形,甚至是便秘这些表现。


如果是脾不好的人,其运化功能失司,就会出现倦怠乏力、面色发黄或发白、食欲不振或者吃的不少但仍然比较瘦,这是身体缺少水谷精微的滋养造成的。另外,由于脾主肌肉,所以脾不好的人更容易肌肉松弛。


所以说一个健康的身体,好的脾胃必不可少。


好脾胃,是养出来的


了解并顺应脾胃的生理特性,能更好地养护脾胃。脾胃的生理特性,一个是胃主通降,一个是喜润恶燥。



胃主通降:

胃气向下运动,将水谷糟粕传至小肠。而脾主升清,脾气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脾胃通过一升一降,共同完成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脾胃之气相当于是脾胃工作的动力来源。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减少食用肥甘厚腻的食物,例如比较油腻的牛肉、猪肉等肉类较多的食物。多食用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比方说谷物这类食物,来养我们的脾胃之气。


同时注意情志条达,不要过度思虑忧伤,适度运动使气机调畅。


脾气得升,胃气得降,这样能更好地养护脾胃。


 


喜润恶燥:

其实这一点很多人都有体会,当进食过多时,虽然这个食物本身可能并不咸,但还是容易口渴。这是因为我们的胃属阳脏,本来就容易产生燥热,消耗津液。而胃的受纳腐熟不仅仅是依靠胃的推动和蒸化,还要依靠津液的濡润。吃得多了,会更多地消耗胃内津液,我们就会容易觉得渴,需要通过喝水来补充津液。



胃内津液充足才能受纳腐熟水谷,就这个特点来说,生活中做到适量饮用汤水,增加胃内津液会更有利于胃的健康,比如我们适量多饮水、喝一些有营养的汤类、粥类来增加胃内的津液、促进胃的濡润,会有利于胃的健康。


国医话健康,助您健康快乐每一天!

热点推荐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