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刘伊宁
时间:2021-04-14 10:28:48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一类疾病,其死亡率居其他类别疾病之首,虽然目前治疗肿瘤的手段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精准治疗及多学科联合治疗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肿瘤的预后,但总体统计显示, 我国肿瘤患者一年内死亡率高达40%以上,五年生存率仅为40.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每年肿瘤诊疗所需的费用却超过2200亿元。那么,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如何实现效益更大化?如何在现有医疗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后续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肿瘤相关的那些事:
首先,如果不幸被确诊为恶性肿瘤,最先要面对的就是肿瘤的分期及治疗方式的选择,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一个问题就是早癌筛查,因为很多癌种在早期治疗和在晚期治疗,疗效会有天壤之别,很多早期癌症经过治疗5年生存率能超过90%,甚至可达到痊愈。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早癌筛查,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取得最佳临床疗效。
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目前我国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随着精准治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不断发展成熟,肿瘤的治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合理的综合治疗模式可使肿瘤治疗疗效实现1+1>2的飞跃。
那接受完手术、放化疗、靶向、免疫、介入等治疗就意味着肿瘤治疗结束了吗?并不是这样的,肿瘤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综合的治疗,后续的康复治疗也是巩固及延长疗效的重要保障。根据不同肿瘤的性质及患者所处的病程阶段不同,后期肿瘤康复的目标也有所侧重,主要包括躯体功能恢复、心理、营养、运动、癌痛康复等多个方面。
第一、 心理康复
肿瘤患者在得知疾病、治疗过程中或漫长的恢复期都面临着心理问题,心理状态可以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乐观积极的心理有预防肿瘤的作用。相反,消极或异常的心理状态可降低机体免疫功能。这期间,可以通过倾听患者诉述、帮助分析、安慰、鼓励等方法,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弱化其病态心理、异常行为,建立良好正确的行为,同时通过一些针对性康复治疗,改善患者躯体功能和外观形象,减轻其痛苦,也可帮助患者的心理得到新的适应与平衡。
第二、 躯体功能恢复
癌症本身会导致各种躯体障碍和功能限制,手术、放化疗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耗、全身各系统器官功能衰减,专业的康复人员根据特定的功能障碍和不同的治疗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躯体功能尽快尽早的恢复。
第三、 营养康复
肿瘤患者的营养消耗大于正常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比其他任何疾病都高,某些严重情形下,甚至可引起恶病质。因此,良好的营养支持对于肿瘤的康复是必须的。肿瘤患者饮食调养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新鲜蔬菜、水果可提供较多的维生素,应多摄食。必要时还可咨询营养膳食科,以获取专业的指导。由于疾病本身及抗肿瘤治疗都会造成身体组织极大地耗损,吃得正确才能保存体力,修复组织以增加抵抗力。
第四、 运动康复
肿瘤患者适度运动可以改善失眠、疲乏、焦虑等,还能提高免疫功能,并改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走路、慢跑、游泳、球类等有氧运动,以及传统的太极、气功、武术、八段锦等方式,逐步恢复运动耐力,提高抗病能力。
第五、 癌痛康复
肿瘤生长压迫神经、血管、内脏,或肿瘤浸润周围组织,手术、放疗、化疗引起神经及组织损伤,均可引起疼痛,其可以是躯体内脏或器官神经病理性的,甚至可以是心理的。统计显示,约有1/4新诊断的肿瘤患者、1/3正在治疗的肿瘤患者、3/4晚期肿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而疼痛又常伴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因此,癌痛的康复治疗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目前,癌痛的康复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放射疗法、物理疗法、中医针刺疗法、介入疗法、手术疗法及心理疗法等。其中药物疗法最常用的是三阶梯镇痛疗法。现有的手段能使大部分癌痛得以缓解,让患者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尊严。
其实,肿瘤的治疗更像是一场战役,既要有手术、放化疗、靶向、免疫治疗这些士兵在前方冲锋陷阵,又要有长远的筹谋和后方充足的粮草供应,这样才能获得抗肿瘤治疗的长久获益。肿瘤防治总结起来就是:平时生活中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确诊后正确面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恢复期不掉以轻心,定期复查。最后,充分而合理的康复治疗,不仅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更是广大肿瘤患者获得长久生存的重要保障。
(作者:石家庄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马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