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明珠 北门锁钥,邯郸有座“东方庞贝城”!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刘倩

时间:2021-08-19 11:29:27

图片


每个时光的旅人,心底都栖着一座老城。那里住着忘不掉的旧人,背负着地老天荒的故事。老城,那般搁浅在岁月里。满是刻痕,却能抚人心。


00:45

△明代大名府城墙

东方庞贝城  历史活化石


公元79年,古罗马庞贝古城毁于火山爆发,火山灰的瞬间填埋使这座城市保存完整,成为世界古城历史上弥足珍贵的“活化石”。在河北省,因大运河而兴衰千年的大名府,则被称为“东方庞贝城”


图片


历经千年的大名府,几乎是一部缩写的中华文明史。大名府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战国时期属魏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三国时期为魏阳平郡;北周称魏州;唐为天雄军治,唐德宗建中三年改称大名府。宋仁宗庆历二年建陪都史称“北京”,清代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解放后,曾建大名市。


图片


一场洪水,将曾三次为国都的“运河明珠”大名府淹没并埋在地下。这座运河上的“东方庞贝城”有过的辉煌,只能留给时间去探索、印证。


北宋四京一  水浒半部书


《水浒传》中曾多次提到的北宋大名府,后来被洪水淹没。整个北宋大名府城完整地保留在4米之下的黄河河沙之中。其遗址坐落在河北大名县城东北。


图片

大名城楼


距离施耐庵笔下的大名府已过去了八百余年了,通过彩色复原这些拍摄于清末民初时期的老照片,我们或许还能依稀感受到大名府当年高光时刻的恢弘气象。


图片

清末大名的街道


由于五代战乱,很多朝代都喜欢在首都之外再设陪都,以备不时之需。北宋也不例外,也拥有四个都城: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和北京大名府。北京大名府也就是今邯郸市大名县,大名府能升为陪都,最重要的资本是它的军事地理位置。


图片


大名府地处南北通衢,是中原地区通往河北及塞外的咽喉,也是北宋黄河以北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北宋北方诸城中,“惟北京为河朔根本,宜宿重兵,控扼大河南北,内则屏蔽王畿,外则声援诸路”,素有“北门锁钥”之称。


大名好城墙  南乐好牌坊


浓厚的历史文化蕴涵,孕育着独属于大名府的城墙文化故事。“大名好城墙,南乐好牌坊。”这是解放前流传于冀鲁豫边区一带的“二绝”。大名城墙实为冀南一大绝妙古建筑。


图片


《大名县志》记载:“周九里,高三丈五尺,广二丈五尺,池深四丈五尺,阔倍之。” 整个城墙下石上砖,庄重高大,雄浑古朴,犹如一道铜墙铁壁保护着大名的百姓。由于城墙历史悠久,人文特色浓郁,该城于2002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西城墙外


城墙四周共有四门(后辟小南门除外),按照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分别命名为体仁(东)、乐义(西)、崇礼(南)、端智(北)。东西瓮城门面向南方,取意“朝阳”;南北瓮城门面向东方,取意“迎喜”,体现了浓郁的儒家文化气息。


图片


老城,有细水流长的日子,有共生共存的灵魂。走吧,去老城,它在等待我们回来。

图片

你有什么关于老城的故事,欢迎与我们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