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牛清茂
时间:2022-02-28 11:04:38
糖是皮来果是馅
一串一串红艳艳
这款美食馋哭了孩子
曾是皇家“高定”
央视也被其圈粉
它就是河北保定
满族何记糖葫芦
糖葫芦又名冰糖葫芦,老少皆宜,它不仅好吃,而且还十分好看。相传冰糖葫芦起源于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赵惇最宠爱的黄贵妃生了病不思饮食,皇帝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按照这个办法服用,贵妃果然病愈。后来这种做法传到了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现在冰糖葫芦。
满族何记糖葫芦制作技艺,是河北省保定市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清末时曾经作为贡品,以“珍珠”“翡翠”“三结义”“五虎将”命名进献宫中,得到慈禧的喜爱。何家是满族镶黄旗,制作糖葫芦已经有八代之久。
保定西部山区盛产山楂,在生活中老百姓很早就认识到了山楂有助消化的药用功效,把山楂同冰糖连在一起食用,经过多年制作,逐渐形成传统的制作方法。三百多年过去,各式各样的冰糖葫芦已经层出不穷,但何记的冰糖葫芦依然沿用着最传统的纯手工制作技艺。
何记糖葫芦入口酥脆,不粘牙。秘诀在于在山楂处理上不用“洗”而用“抖”,保证山楂外观亮而不乌。在“挖核”时,用镊子镊,既保证果核去除干净,又不伤果肉。再有就是“蘸”,何记用砂锅,保证做出的糖葫芦不串味。此外,熬糖用的是果木炭,口味最为纯正。
因为沿袭着传统,何记冰糖葫芦还有很多特别的地方。比如它从来没有大大的糖片,这是因为做贡品时不允许有任何尖利的部分。在忙碌的街头,总有一抹可爱的红,来自又酸又甜的冰糖葫芦。咬上一口,嘎吱作响,静静等待一场春的到来。谁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呢?
“掉地不沾沙,酥脆不黏牙”。满族何记糖葫芦制作技艺,古老的传统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保存了下来,我们在品尝这份酸甜美味的同时,也应感怀百年传承的不易,更应了解传统手艺的魅力。
红红火火 酸酸甜甜
这一串串美食
串起了我们的童年和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