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武安过大年】武安固义傩戏为什么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牛清茂

时间:2024-02-22 20:41:00

固义村的祭祀和傩戏中,有一个特殊的角色——“掌竹”,身穿红袍,手握一根不足1米长的竹竿。演出时,他站在舞台的前角,吟唱唱词,解说剧情。专家介绍,“掌竹”类似宋金杂剧中记载的引戏人和开场词、剧目唱词的吟唱者。他半吟半唱,声腔古朴,念词多为7字句,合辙押韵,是处于戏曲由吟诵向唱腔发展过渡阶段的活化石,为戏剧史的研究提供了活的物证。

固义傩戏是将祭祀、队戏、赛戏和多种民间艺术形式集于一体的大型社火活动,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个复合体。赛戏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固义赛戏,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掌竹的引领下,把剧目搬上了戏台,以戏台为表演的全部空间。掌竹起到指挥、介绍人物、陈述剧情的作用。各角色均在掌竹的引领下,开场、表演、退场。

作为引戏的掌竹,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充当的。在固义傩戏家族世袭传承中,只有李姓人家的子嗣才有资格扮演掌竹。近些年来,扮演掌竹的演员主要是李金安、李金玉、李王臣三人,他们是李氏十八代传人李起来的孙子、侄孙。掌竹必须知礼懂礼,所有演员都得听他指挥,他在演员和观众中,有至高的地位。

固义赛戏演出,大多简单古朴、庄重肃穆。目前恢复演出时的剧目,有时间短,上场人数少的特点。按其性质内容,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驱疫辟邪的宗教剧,又可称为“神鬼戏”,这与祭祀仪式紧密相联。如表现本村保护神白眉三郎的剧目《点鬼兵》,敷演商纣臣子赵公明,铁鞭镇黑虎的《吊黑虎》。

第二类,游走于人、神、鬼之间的娱人娱神戏,颇似后代的神仙道化剧,如《开八仙》。

第三类,娱人的历史剧,敷演著名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如《巴州虎牢关》《讨荆州》《封关拜印》《幽州都本》等。

第四类,哑剧、滑稽刷。演喜庆、吉祥、热闹的戏剧场景,以“调笑取乐"为目的。如《大头和尚戏柳翠》《十棒鼓》等。这些剧目有了向娱人方向发展的趋势。

固义村至今保留着数十本古赛抄本,最早是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的《伯(霸)王截本》。

目前恢复演出的固义赛戏,只有念白,并无唱腔。即便如此,念白并非枯涩无味,而是具有强烈的语言表现力,其声调抑扬顿挫,伴着锣鼓点,具有节奏明快的韵律美,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语言。念白发音,完全用武安方言,但经过了艺术加工,发音短促,入声字较多,外地人一般很难听懂。每次演出时间较短,每出大都在十分钟左右。

因此说,固义的傩戏和赛戏是研究中国仪式戏剧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其中的特殊人物——掌竹,是我国宋金杂剧引戏人“竹竿子”在当今的遗存,是戏剧研究的“活化石”。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