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元凶可能是情绪?专家建议心身疾病要早发现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陈涛

时间:2025-06-29 14:38

“高血压、心脏病、“鬼剃头”、过度紧张出现哮喘、压力大心慌气短胸闷、长期失眠等病症有可能是情绪问题的躯体化……626日河北省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巡讲活动走进中国电信河北分公司省机关之际,省级巡讲专家——来自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保健中心的主任徐涛带来了《常见心身问题的识别与应对》主题讲座,在一个半小时讲解中,徐主任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情绪问题躯体化的早期识别和科学应对方法,为参加讲座的员工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精神心理健康课。

心身疾病要早发现早识别早处理。

徐主任介绍说,“心理问题和身体症状是密切相关的,具体表现是身心症状。一类是心理症状,比如忐忑不安、心惊肉跳;一类是身体症状,常见的如心慌气短胸闷、窒息感、手麻手抖等。这些都是身心症状,如果偶尔出现很正常,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就会由单一症状变成疾病,出现心身疾病,比如高血压。”徐主任的一个病人,30岁王先生曾出现不明原因的强烈腹痛,难以忍受的疼痛使他无法正常工作,到全国多家三甲医院就诊,疼痛严重时到急诊剖腹探查,都没发现腹痛病因,最后确诊其实是情绪问题的躯体化。如果能早点发现就避免走了这么多冤枉路,受了很多罪。

无明确器质性病变心身疾病的主要特点

徐主任提到,目前躯体形式障碍是涉及多个系统的一种特殊类型心身疾病,这个病人最大特点是内科杀手,时常逛医院,各种药物都无法解决他的问题,无明确器质性病变是主要特点,症状和相应疾病差距太大,症状波动性大。还会有过度关注症状的情况出现,徐主任说有个病人单亲妈妈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长大,不成想儿子娶媳妇后,这位妈妈就开始出现各种症状,儿子带妈妈到处看病也看不好,其实妈妈心理得到补偿了,儿子又回来陪自己了。因为症状受益了,所以一直好不了。

其实,目前大众普遍对心身疾病存在误区,是认为躯体症状与心理因素无关二是认为放松一下就能解决心身疾病;三是认为心身问题是想太多或者心里脆弱造成的。这些误区导致心身疾病不能早诊早治,延误病情,迁延不愈。

到直隶欣悦APP自我测查,15分以上要看专科医生

徐主任建议存在这样问题的朋友要早期阻断心理生理的恶性循环,提升主动健康的意识,当不舒服超过半年且影响自己正常生活了,可以登陆直隶欣悦APP,通过常用的自我识别量表做一个测查,总分在15分以上就要及时看精神专科医生。

心身疾病重在预防

心身疾病重在预防,需要个人家庭工作场所共同努力,从小培养孩子运动、阅读习惯,提高心理韧性,家庭内部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鼓励家庭成员开放沟通。工作场所建立很好的压力释放机制,避免过大压力带来心身疾病。

据了解,今年6月,石家庄、保定、雄安新区等我省多地开展的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巡讲活动都在火热推进中,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