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祁国强
时间:2025-08-18 23:34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那些看似“小问题”的健康隐患。然而,一次交通事故的惨痛教训,再次将“重度鼾症”这一疾病推向了公众视野的中心。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一疾病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去正确对待它。
2025年4月3日,重庆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7人死亡、1人受伤。经调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人夏某患有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 ,其因病理性嗜睡导致注意力分散,驾驶过程中多次偏离正常行驶轨迹,最终酿成惨剧。
这一事件揭示了重度鼾症的严重性。据世界睡眠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韩芳教授介绍,每5个打鼾的人中,就有1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疾病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猝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其核心病理机制是睡觉时上气道部分塌陷,气流受阻,导致打鼾、低通气或呼吸暂停。患者常表现为鼾声大、不规律,夜间有窒息感、憋醒、夜尿增多、睡眠紊乱等症状。长期缺氧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
更重要的是,重度鼾症患者在白天常出现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在驾驶等高风险活动中,这种嗜睡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如重庆此次的悲剧。
重庆此次事故的曝光,引发了公众对重度鼾症的关注。然而,尽管这一疾病危害严重,但公众对其认知仍存在较大差距。许多患者和家属往往将“打鼾”视为“正常现象”,忽视了其潜在的健康风险。
事实上,早发现、早诊治是关键。专家建议,如有以下症状,应尽快就医:夜间打鼾严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等。通过专业检查(如多导睡眠监测)可明确诊断,并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等方式进行干预。
面对重度鼾症,公众应采取积极措施,从个人、家庭、社会多个层面共同努力:
个人层面:提高健康意识,定期体检,关注睡眠质量,如有症状及时就医。
家庭层面:关注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尤其是有打鼾史或家族史的人群。
社会层面:加强健康教育,普及睡眠健康知识,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这起事故提醒我们,健康无小事,忽视健康隐患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重度鼾症作为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疾病,不应被忽视。我们应从个人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社会做起,共同关注睡眠健康,积极干预,健康成长,远离疾病带来的痛苦与悲剧。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睡眠,珍爱生命。
文字综合:重庆市应急管理局 光明网微信公众号 世界睡眠协会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祁国强
责编:刘新莉
编审:刘文彪 魏亦军
监制:刘 军
终审:边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