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族”没时间运动?其实你可以这样做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牛志辉

时间:2025-08-20 20:04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

久坐可能会增加12种疾病风险

可一提起运动

很多办公室一族抱怨

根本没有时间

其实你可能没有意识到

有很多适合办公室一族的运动方式

就算每天走走路

就能帮身体“抵消”久坐带来的健康风险

什么是久坐?

该如何判断?


久坐指的是清醒状态下,以坐姿、靠姿或卧姿为主,能量消耗极低的行为。


常见的久坐行为包括:

坐在办公桌前工作、学习;

躺着看电视、玩手机;

乘坐交通工具(开车、坐公交、坐地铁、坐飞机)。


别注意:睡眠不属于久坐行为!


通常单次坐着时间超过30分钟,就被认为是久坐行为的开始了。当久坐行为超过60分钟,健康风险开始明显升高。


连续久坐最好不要超过 90 分钟。


走路抵消久坐伤害的

最佳步数

研究发现,随着久坐时间的增加,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增加,而增加每日步数可以降低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近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当每天步数超过2200步时,就可以降低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当每天步数达到9000~10500步时,无论坐多久,死亡风险最低。即使每天走4000~4500步,也可以获得最佳步数时约50%的益处。

科学走路有讲究

1、速度:因人而异


可分为慢步走(每分钟约70~90步)、中速走(每分钟90~120步)、快步走(每分钟120~140步)、极快速走(每分钟140步以上)。


低强度是微出汗、有点喘,但不影响说话;

中等强度是内衣有些湿的出汗、喘气,说话连贯性受影响;

高强度是大汗淋漓、不想讲话。


建议老人可每周选择3天、每天进行45~60分钟的健步走锻炼,选择中速走、慢走交替循环的方式。


2、地点:土地、草地


不是每条路都适合走路,理想场所应该是操场的塑胶跑道,而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坡面上走。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实现这个较困难,但有土路的地方就不要走柏油路。因为地面会给你一个反作用力,会构成一些危害。比如中长跑运动员最容易犯的问题是胫骨骨膜炎,迎面骨一摸都分棱了,而且很痛,这是无菌性炎症,在硬地上走,就容易引发这种疾病。在人行便道上走也没问题,但最好远离机动车废气。


3、鞋子:轻便的运动鞋


走路需要选双好鞋,不一定非要名牌的,舒服就行。适合健走活动的运动鞋,要合脚(不压脚背、不挤脚尖),鞋底与地面接触面大,轻便(材质透气和柔软,走起来较轻盈),避震(健走时脚底所受到的冲击是全身体重的1.2~1.5倍),防滑和稳定性要好。


4、时间:因人而异


由于早晨和上午的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等等)的发生率,比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段更高。因此,如患有慢性病,最好不要选择早晨和上午锻炼。


对于这类人来说,下午4~5点、两顿饭之间的时间是比较适合锻炼的。但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只要是能够在自己一天的日程里安排出锻炼的时间,无论何时都是值得鼓励的。


5、走路前的准备:热身


走路锻炼前,最好稍微活动身体,做伸展、拉伸四肢的运动。最后,记得带上一瓶水,走路运动时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减少体内的消耗。


减少久坐危害

可以这样做!


1、减少久坐时间


每坐30~60分钟,就起身活动2~5分钟。

可以站起来伸展一下、来回走动一下,或者做几个深蹲或弓步。



2、增加久坐时“运动量”


①抖抖腿

抖腿不仅能减轻久坐危害,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能量消耗。


②踮踮脚

双脚同时踮起保持5秒,重复10次,相当于完成1次“微型登山”。


③抬抬腿

坐姿抬腿:坐在椅子上单腿抬起伸直保持10秒,左右交替做5组。


④伸懒腰

伸懒腰可以加强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促进血液循环,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疲劳。


总之,如果实在要坐,至少也要坐有坐样!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久坐这个问题,不要再坐以待“病”~为了健康赶紧动起来吧!



文字来源:央视财经、人民网科普、安徽疾控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牛志辉

责编:刘新莉

编审:刘文彪 魏亦军  

监制:刘   军

终审:边宇峰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