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祁国强
时间:2025-08-26 16:29
开学焦虑的表现与家长观察要点
“开学焦虑”一般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生理反应(如头痛、失眠)等。家长需关注孩子的进食、睡眠状态,避免过度焦虑,鼓励孩子自我调节。若出现食欲减退、失眠或极端行为(如自伤),需及时就医。
“开学焦虑”有个体差异,原因、表现、程度也各不相同。
缓解焦虑的实用策略
制定作息表:根据学校作息时间,提前制定每日作息表,包括学习、休息、运动和娱乐时间。例如,早晨7点起床,8点开始学习,午饭后休息,晚上10点前睡觉等。
逐步过渡:若孩子长期作息不规律,可逐步调整,例如每天提前15分钟起床,逐步适应新作息。
家庭支持: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制定作息表,并互相监督,营造规律的生活节奏。
分解任务:将大目标(如完成作业、复习考试)分解为小任务(如每天完成2页作业、复习1个知识点)。
使用工具:利用待办事项清单(To-Do List)或手机APP记录任务进度,完成后打勾,增强成就感。
调整计划:若计划执行困难,可灵活调整,例如将任务拆分或延长完成时间,避免因压力过大而放弃。
饮食建议:早餐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全麦面包),避免高糖零食。
午餐均衡搭配,增加蔬菜和蛋白质摄入,避免油炸食品。
晚餐清淡易消化,避免过饱。
运动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高中生和大学生还可以安排2次力量训练(如深蹲、俯卧撑)。通过运动释放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疫苗种类: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接种流感疫苗、水痘疫苗、乙肝疫苗等。
接种时间:提前咨询医生或学校安排接种时间,避免开学前因生病影响学习。
注意事项:接种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观察身体反应。
开学季需警惕的骗局
常见形式:
班级群中出现“缴费通知”,要求家长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但未提供收款账户或收款人信息。
以“补交费用”“补办证件”等名义要求转账。
应对措施:
核实学校或班级官方通知,通过学校官网或班主任确认缴费信息。
不轻信非官方渠道的缴费信息,避免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不明附件。
常见形式:
电话手表丢失后,有人冒充家长或老师联系孩子,以“找回手表”为由索要密码或支付费用。
以“手表升级”“优惠活动”为由诱导孩子或家长提供个人信息。
应对措施:
丢失后立即挂失电话手表,联系客服或学校。
教育孩子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
常见形式:
以“奖学金申请”“助学金发放”为由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信息。
以“高额度奖学金”为诱饵,诱导家长或学生提供个人信息。
应对措施:
通过学校或教育部门官网查询奖学金政策,不轻信非官方渠道的申请信息。
不轻易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家长与孩子的共同责任
家长角色:以身作则,保持积极心态,营造家庭支持氛围。与孩子沟通,倾听焦虑情绪,共同制定应对策略。
孩子责任:主动调整心态,主动适应新环境,主动寻求帮助。
开学是新起点,也是成长的契机。通过科学方法和家庭支持,孩子和家长可以共同迎接新学期的挑战,以更积极的心态开启新阶段。
文字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新网 澎湃新闻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订阅号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祁国强
责编:刘新莉
编审:魏亦军 刘文彪
监制:刘军
终审:边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