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风采|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台矿:创新“岗位安全画像”为安全生产注入新动能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徐然

时间:2025-08-27 11:17

“现在岗位安全状况一目了然,工作起来更有底气了。”邢台矿综采一队采煤机司机的真切感受,道出了该矿在安全管理创新实践中的显著成效。近日,邢台矿以综采一队为试点,推广试行“岗位安全画像”,通过精准划分安全区域与危险区域,让安全管理从“模糊感知”迈向“精准管控”,为煤矿安全生产注入了全新活力。

“岗位安全画像”的核心,在于将抽象的安全风险转化为直观的视觉标识。该矿结合各岗位的工作环境、设备位置和作业工序,细致梳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危险区域,创新性地以“蓝区”标识安全区域、“红区”警示危险区域,并在作业环境三视图上清晰标注。这些标识牌被精准悬挂在采煤机司机、超前支架、机头端头支架等关键岗位的显眼位置,不仅明确划分了安全范围与“危险禁区”,更附上针对性的安全警示标语,如工作面机尾处的提示“您已进入运输机机尾区域,请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请勿触动任何设备,行走时小心碰头”,时刻提醒职工规范操作、注意避险。

为确保“岗位安全画像”真正发挥作用,该矿并非简单张贴标识了事,而是配套开展定向培训,让每位职工都能读懂、记牢红蓝区的含义与对应的安全要求。通过可视化的标识与常态化的培训相结合,职工能快速判断自身所处区域的安全状态,从被动遵守安全规定转变为主动规避风险,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性得到显著提升,从源头上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作为安全管理的创新举措,“岗位安全画像”在综采一队的试行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不仅提升了综采工作面的标准化水平,更通过直观警示和精准管控,为职工生命安全与企业财产安全筑牢了防线。目前,该矿正计划在全矿范围内全面推广这一模式,并持续完善创新,让“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的安全管理理念贯穿生产全过程,以创新动能驱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从自主设计红蓝区标识牌到构建“岗位安全画像”体系,该矿以小切口推动安全管理大提升,既体现了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更彰显了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为企业安全管理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唐莹珊)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