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牛志辉
时间:2025-09-14 18:11
鸡蛋,不仅是厨房里的百搭食材,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被誉为“全营养食物”。
在购买鸡蛋时,我们会发现,有的鸡蛋表面上很干净,而有的却沾着鸡屎。大家都会很自然地避开带鸡屎的,挑选表面干净的鸡蛋。
可是,没有鸡屎的鸡蛋就真的干净吗?
鸡蛋上看不见的致病菌
母鸡生蛋和排便都会经过“泄殖腔”,鸡蛋和鸡屎总是会相遇的。虽然没有鸡屎的鸡蛋看起来很干净,但却仍然可能会携带一些我们肉眼看不到的脏东西,那就是致病菌。
有调查显示,蛋壳表面的总细菌数量约达 150 万个,虽然这个数据听起来很吓人,但也不用太害怕。其实细菌存在于环境中,我们人体每平方厘米也可能有一万至一百万个菌落,形成单位不等的细菌数量。
需要我们警惕的是鸡蛋中“最脏”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
蛋壳表面有较明显粪便和污物的能检测到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且菌落数较多,蛋壳表面比较干净的检测到的多为大肠杆菌,菌落数较少。
曾有实验专门研究了表面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鸡蛋。表面污染较轻的鸡蛋(看起来干净的鸡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被微生物侵染到内容物,一般在25℃下贮存3天,沙门氏菌便可穿过蛋壳及壳膜侵染蛋内容物;表面污染较重的鸡蛋,微生物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并侵入鸡蛋内部。
需要警惕的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一种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常见于蛋类、肉类和生牛奶中。
沙门氏菌可能会在蛋壳形成之前由受感染的母鸡生殖组织污染鸡蛋,进而还会污染到鸡蛋的内部。
更可怕的是,沙门氏菌特别好养活,耐盐、耐低温,可以在干燥环境中存活数周,在水中存活3周,在粪便中也能活2个月。而被沙门氏菌感染后,轻则会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严重可能会导致死亡。
我国的调查数据显示,在诸多食用鸡蛋导致的疾病中,因食用沙门氏菌污染的鸡蛋而致病的比例可高达70%~80%;由此可见,关于沙门氏菌,咱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掉以轻心。
不同人群
每天推荐吃鸡蛋的数量不同
并非所有人都能最大化地吸收鸡蛋的营养,食用量、饮食搭配、烹饪方式都有科学推荐。
1. 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天吃1个鸡蛋(包括蛋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周应摄入280-350克蛋类,以一个鸡蛋50-60克计算,大约是每周吃6-7个鸡蛋,也就是每天1个蛋。
2. 孕期、哺乳期、健身增肌的人,一天别超3个
注册营养师王璐2024年在中国食品安全报刊文介绍,这些人群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将鸡蛋作为补充优质蛋白的来源是很好的方式。不过,如果日常饮食中已经有足够的奶、肉、鱼、大豆等食物,则不建议再额外增加鸡蛋的摄入量,依然保持每天1个鸡蛋就可以。
3. 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的总摄入量
如果日常饮食中其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心)、红肉(猪牛羊)、虾等不算太多,也没有摄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动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议每天吃不超过1个鸡蛋。
如果已经摄入了比较多的高胆固醇食物,那就要相应控制鸡蛋的摄入,比如吃半个或者只吃2/3的蛋黄。
4.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食物总摄入量,包括鸡蛋
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饮食结构有关,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用蒸、煮鸡蛋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大量新鲜蔬果、杂粮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为减重饮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关。如果肥胖的同时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议,每天摄入1个以内的鸡蛋。可以选择其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低脂脱脂奶、大豆类、低脂瘦肉等。
安全吃鸡蛋的建议
虽然鸡蛋中的沙门氏菌很危险,但并不难对付,吃鸡蛋的时候只要做到以下6点就能最大程度避开它的伤害。
鸡蛋要做全熟
把食物完全做熟,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杀菌方法了。吃全熟的鸡蛋,就不用担心沙门氏菌了。
正确购买和保存鸡蛋
在超市中购买鸡蛋,要选择清洁和蛋壳完整的鸡蛋。鸡蛋壳上污染物较多的鸡蛋以及有裂纹的鸡蛋更容易被致病菌污染,最好别买。
买回家之后可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最好放在冰箱冷藏,并注意和蔬果、肉等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一般情况下,买来的鸡蛋不需要清洗,这是因为鸡蛋外壳的表面也有一层保护膜,能够减少微生物进入鸡蛋内部,如果清洗过度会导致保护膜被破坏,即便再放入冰箱,鸡蛋也很容易变质。但如果蛋壳表面有很多鸡粪和泥土等可以清洗一下,清洗过的鸡蛋要在短时间内优先吃完。
并且需要注意,已经冷藏过的鸡蛋应继续保持在冷藏的温度,不要把之前冷藏的鸡蛋转移到室温下保存。因为温差的作用,会在蛋壳上形成水珠,可能有利于微生物进入蛋内,使鸡蛋容易变质。
保存时间不要太久
一次别买太多鸡蛋,少买勤买为佳,避免储存时间太久。虽然鸡蛋的表面有一层保护膜,但随着鸡蛋存放时间越来越长,这层保护膜对鸡蛋的保护能力会越来越弱。并且,鸡蛋储存时间越长,其内部会更容易被沙门氏菌污染。
尽量不吃溏心蛋
溏心蛋往往是蛋清已经凝固质地较软,而蛋黄还处于液态可流动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蛋黄中心温度可能没有达到60℃以上,那就很难杀死沙门氏菌,可能会携带沙门氏菌和其他细菌,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相比之下,还是全熟蛋的食用安全性较高。
如果实在爱吃溏心蛋,就选正规厂家生产的“可生食鸡蛋”,并按照说明保存和食用。
不要开水冲鸡蛋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鸡蛋即使用开水冲,也不一定能达到杀死沙门氏菌的温度,而且基本都是冲完搅一搅就喝了,所以时间上也几乎不能满足杀菌要求。这样的操作就没法保证杀死所有沙门氏菌和其他细菌,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
不建议吃毛鸡蛋
毛鸡蛋是鸡蛋在孵化过程中“嘎”掉了的,也就是死胎蛋。可能含有寄生虫以及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致病菌,会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
总之,鸡蛋虽美味,但一定要注意食用的安全性。鸡蛋身上“最脏”的致病菌,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到,但却是危险的存在,万不可掉以轻心。
文字综合:新华社、科普中国、央视网、生命时报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牛志辉
责编:刘新莉
复审:刘文彪 魏亦军
监制:刘 军
终审:边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