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张梦婕
时间:2025-09-30 10:24
直到汉哀帝即位以后,鲍宣的仕途才算是柳暗花明有了转机。大司空何武听说鲍宣那段经历,又是同情又是欣赏,把他叫过来,一番笔试面谈之后,发现这个年轻人有正气、有才气,是个栋梁之才。何武在新皇帝面前对鲍宣一通猛夸,举荐他做了谏大夫,相当于后世的谏议大夫,专门议论朝廷的决策、得失,评价大臣的行为。这个职位正好发挥了鲍宣的专长,他如鱼得水,发誓一定不辱使命,干出一番为国为民的成就。
当时,外戚专权非常严重,很多皇亲国戚霸占老百姓的耕地,导致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鲍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心为民请命。
鲍宣发挥自己笔杆子特长,给皇帝写了一封奏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皇帝要把老百姓放在心中,不然会招来百姓怨恨,动摇统治根基。汉哀帝起初还能听进去,可是后来,随着一个花样美男闯进了汉哀帝的视线,汉哀帝的政治生涯就像是踩了刹车,走不动了。这个美男子是谁呢?就是董贤。董贤原本是个太子舍人,因为长得太漂亮,被汉哀帝给看上了,把他收在身边当男宠,两个人形影不离。有一次,董贤压着汉哀帝的衣袖睡着了,汉哀帝要起身,看董贤睡得正香,不忍心惊醒他,就把自己的衣袖割断了,这就成了后来的成语“断袖之癖”的由来。董贤靠着漂亮的脸蛋得到了皇帝的宠爱,迅速上位。二十二岁就当上了大司马,受封为高安侯,掌管了军政大权。此时的董贤,可谓是权倾一时,甚至随意决定朝廷官员的任命,他喜欢谁,谁就升官发财,他讨厌谁,谁就没有好结果,好些个正直爱民的好官都受到排挤。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因为有皇帝当后台,董贤愈加为所欲为,他大兴土木,修建豪宅,给祖宗建造奢华的坟墓,耗费的钱财不计其数,董贤的父亲、弟弟,也都加官进爵,就连他家的宾客、仆人也过着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奢靡生活。这家人仗着朝廷里有人,干了不少欺压百姓的缺德事儿。
鲍宣看到眼里,再也忍不下去了,他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给皇帝上书一封,说道:“现如今老百姓连口饱饭都吃不上,冻死饿死的不计其数,可您却给董贤那么多赏赐,实在是不应该!朝廷里面奸臣当道,皇上要尽快撤了那些奸臣的职位,让原来的大司马傅喜、大司空何武、丞相孔光等人官复原职,为国家出力。不然的话,皇上会失了天下百姓的心啊!”
鲍宣这样直截了当地指出汉哀帝的过错,这皇帝的脸面往哪儿搁?也禁不住让人为他捏把汗,这皇帝会不会一怒之下让鲍宣脑袋搬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