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欣新
时间:2025-09-30 14:11
今天,9月30日,是中国烈士纪念日。无数英烈以热血筑起丰碑,用生命换来山河无恙。这是一个缅怀先烈功绩、弘扬烈士精神、激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特殊日子。在这个庄严的日子里,我们再次与那些镌刻在民族脊梁上的名字深情对话。无论是在战争年代为家国存亡奋不顾身,还是在和平时期为戍边卫国挺身而出,无数先烈用生命诠释了“初心”的分量,用热血铸就了“信仰”的丰碑。
9月30日,这个日子的选择有着深远的意义。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
这个日期正好是国庆节的前一天,让全国人民永远铭记,新中国的诞生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自设立以来,每年这一天,国家都会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
全国2000多个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广泛举办烈士公祭仪式,无数人民群众到烈士纪念设施献花、缅怀英烈。
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他们用牺牲守护万家灯火,用生命换来今日中国的山河锦绣、国泰民安。在民族存亡之际,是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不倒的长城。
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弹尽粮绝,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数个昼夜。残忍的日军将他的遗体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只有树皮、草根、棉絮……竟没有一粒粮食。
新四军82名战士在刘老庄战斗中,与十几倍于己的日军殊死鏖战。子弹打光用枪托砸,枪托砸碎用小锹砍,小锹砍断用双手掐,手臂负伤用牙齿咬,最终全部牺牲。
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通过烈士们留下的书信,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与信仰力量。
蓝蒂裕,中共地下党员,在狱中得知生命将尽,在一个废旧的烟盒上为5岁的儿子写下《示儿》诗:“你耕荒/我亲爱的孩子/从荒沙中来,到荒沙中去……/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苗可秀,29岁牺牲的抗日烈士,在遗书中写道:“不要忘了我们要作新中国的主人,要作重整山河的圣手!须知牺牲是兑换希望的一种东西,我们既然有希望,便不能不有牺牲”。
在给友人的信中,他嘱托:“每有假日,弟等千万要到此一游,每到此处,要三呼老苗,我之孤魂其可以不寂寞也……”
如今,很多人来到他的墓前都会在祭拜后大呼三声“老苗”,将今日之中国讲给他听。
在和平时期,依然有无数英雄为保卫国家、守护人民献出了生命。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在飞机坠毁的紧要关头,用身体护住绝密文件。22天后,依据这份绝密文件,中国第一枚热核武器试验成功。
缉毒英雄蔡晓东在边境一线执行任务时,与毒贩殊死搏斗,身中数枪壮烈牺牲。他累计缴毒超过1600公斤,他生前最后使用的警号“377083”被永久保留。
戍边英雄陈祥榕,2020年6月在边境斗争中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还不满19岁。他曾郑重写下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的母亲说:“我只想知道我儿子在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对英烈最好的缅怀,就是传承他们的精神。
尊崇英雄烈士、传承英雄精神,日益成为全民共识和社会风尚。为烈士寻亲活动,让英魂回归故里、为人铭记,是对英烈的崇高致敬,也是对其亲属最好的慰藉。
每逢烈士纪念日,各地干部群众不约而同前往烈士纪念设施纪念英烈。人们在致敬英烈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抚今追昔中坚定前行意志。在英烈们为之奋斗牺牲的祖国大地上,一茬茬后来者走过前人走过的路,接过前人肩头的枪,扛起前人肩上的责任。每一位英雄烈士,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每一次对英烈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字来源: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编辑:王欣新 康泽安(实习生)
责编:刘新莉
复审:刘文彪 魏亦军
监制:刘军
终审:边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