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牛志辉
时间:2025-10-11 14:46
天天刷牙,蛀牙为何依旧出现?是刷牙的“姿势”不对,还是防蛀的“打开方式”有待提升?在牙齿清洁与防蛀之间,其实隐藏了不少被我们忽略的细节。
蛀牙,医学上称为“龋齿”,并不是牙齿被虫子啃掉,而是一个由细菌主导、化学腐蚀的过程。真正的“元凶”是牙菌斑——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生物膜,它们利用食物残渣发酵产酸,逐渐腐蚀牙齿表层的牙釉质,造成脱矿,最终形成龋洞。
尽管很多人坚持刷牙,却依然难逃蛀牙困扰。原因包括:
口腔清洁不到位:牙菌斑若未彻底清除,尤其是牙齿窝沟深处、牙缝等隐蔽位置,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重灾区”。
饮食习惯隐忧:不仅是糖,饼干、面包等精制碳水化合物,以及酸性饮料,同样会被细菌分解产酸,加剧牙齿腐蚀。
牙齿结构与唾液影响:窝沟深、牙釉质矿化不足,或唾液分泌少、成分异常,都会增加蛀牙风险。
此外,刷牙不认真不仅可能导致蛀牙和牙龈出血、发炎,科学研究还发现,牙周健康与多种全身性疾病相关。
绝大多数牙周病,并非遗传或错误用牙习惯所致,而是清洁不到位造成的。为此,中国口腔医学会推荐使用“巴氏(Bass)刷牙法”——一种被美国牙科协会认可的有效清除龈缘和龈沟内牙菌斑的方法,帮助从细节入手,科学护齿。
选择软毛牙刷,将牙刷与牙齿表面呈45°角斜放并轻压在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
接下来,在牙龈和牙齿交界处轻轻做小圆弧状来回刷,上排的牙齿向下、下排的牙齿往上刷(要轻轻刷,不可用力过猛),要保证每个牙齿表面都要被刷到,并注意轻刷牙龈。
牙齿的内面是最容易藏细菌的,也是最不容易刷到的地方,所以,刷牙齿背面时,牙刷竖起,同样呈45°角斜放,上排牙齿向下,下排牙齿则向上提拉轻刷。
对于牙齿咬合面,要将牙刷倾斜,与咬合面垂直,力度适中来回刷。建议用保健牙刷,保健型牙刷的动感刷毛可发挥不同部位的独特作用,分别深入清洁牙面及牙间缝隙;灵活纤薄的刷头,令难以触及的后臼齿也被清洁干净。
刷上下前牙的内面时,应将牙刷竖起来,利用牙刷前端的刷毛沿牙缝上下以小圆弧刷动。
轻刷舌头表面,由内向外轻轻祛除食物残渣及细菌,保持口气清新。
文字来源:人民网 中国青年网 广州日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牛志辉 卢相钰(实习生)
责编:刘新莉
编审:刘文彪 魏亦军
监制:刘军
终审:边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