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桥西区:AI创客教育为翼 数字化赋能义务教育改革走深走实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徐然

时间:2025-10-11 11:56

日前,以“科技启航・创想筑梦”为主题的石家庄市桥西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数字化赋能项目推进活动(第五期)暨第三届中小学创客嘉年华在石家庄市41中育德校区举行。活动通过成果展示、经验分享、赛事观摩、创客评审等多元形式,集中呈现该区深耕人工智能创客教育的实践成果,为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以数字化赋能教学改革提供“桥西样本”。

作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石家庄市桥西区在人工智能创客教育与数字化赋能领域已深耕二十余载。早在2000年,该区便打破“信息技术是副科”的传统认知,将其定位为核心学科,实现全区中小学“两个100%”——100%从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100%保障每周1-2课时,为数字化教育筑牢根基。2013年起,该区推动教育从“课堂知识”向“实践操作”跨越,每校配备教学机器小车,以区、市机器人大赛点燃创新热情;2019年后进一步拓宽教育维度,将赛项从“地面机器人”延伸至无人机、编程算法,即便在特殊时期,70余名学生仍斩获14个市级一等奖,彰显教育韧性。如今,该区已构建“课程-赛事-实践-示范”完整生态,24所学校入选石家庄市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石家庄市塔谈小学、石家庄市第41中学先后成为河北省人工智能创客教育实验校,石家庄市第60中学、石家庄市桥西外国语小学等多所学校跻身市级实验校行列。

活动当天,数字化创新活力贯穿全程。开场短视频《科技启航・创想筑梦》浓缩石家庄市桥西区人工智能创客教育与义务教育改革的“共生之路”;60中学学子操控无人机完成灵动编队,东风西路小学人形机器人伴随音乐展现精准舞姿,直观呈现数字化教育的实践成果。在成果分享环节,塔谈小学党支部书记康丽以“玩转创客 助力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人工智能 点燃学科融合智慧火花”为题,详解该校“AI+劳动”“AI+科学”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应用;41中校长代晨芳围绕“动手实践,做中学——让人工智能教育在校园里真实发生”,介绍该校将AI教育纳入校本课程与课后服务,组建学生创客社团,开发“校园能耗AI分析”“智能垃圾分类”等生活化项目。

在采访过程中,石家庄市新石小学的展位及作品尤为突出。他们以“智向未来”为主题,从“筑梦、启智、深研、绽放”四个板块,落实“让AI扎根全学科课堂,让创新浸润成长每刻”的理念,从搭建专属AI教室到特色课程落地,从开展社团活动到见证学生作品绽放,从社团学生辐射至全体新石学子,用扎实的实践与鲜活的成果,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人工智能世界的大门。

此次活动更是石家庄市桥西区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在16:00至17:00的赛事观摩与创客评审环节,参会人员分组观看“无人机时空穿越”“机器人挑战赛”等赛项,见证学生将AI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32所学校展示的“AI助力生活”“我的数字伙伴”主题创客作品,由评审组从“创新性、技术性、教育性、艺术性、展示”五个维度打分,优秀作品将纳入桥西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成果全区共享。

石家庄市桥西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该区正进入“人工智能+教育”深度融合期,下一步将以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为抓手,从三方面推进数字化赋能:一是构建人工智能创客教育数字化课程体系,推动AI与学科教学深度绑定;二是打造复合型师资团队,每年组织不少于6次专项培训,搭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三是创新评价体系,将AI创客实践成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我们将持续推进‘一校一AI课程、一校一智能空间’建设,让数字化工具服务每一名学生,为河北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懂数字、善创新、能实践’的时代新人。”

据悉,石家庄市桥西区先后获评河北省“两基”达标工作先进区、河北省电教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石家庄市机器人大赛、信息素养活动“优秀组织奖”,其数字化赋能义务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正为全省同类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参考路径。

(通讯员:曹杰 温雅丽)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