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祁国强
时间:2025-11-10 17:02
11月8日,支付宝安全中心发布橙色预警:近30天涉支付宝诈骗警情环比上升42%,单笔最高损失39.9万元,短视频平台、社群直播成为引流重灾区。生活互助汇小编梳理北京、成都、沈阳、南昌等地警方通报,并实测支付宝“隐藏开关”,带来这份防骗“火线报告”。

11月2日20:05,郭女士在短视频直播间拍下“1元抢购一日会员卡”。客服立刻私信发来“充值流程图”,要求提供支付宝账号、登录密码、短信验证码。“他说系统要代充值,验证码一并发来,不然就抢不到名额。”20:43,郭女士连续收到4条扣费提醒:3880元被用于游戏点券充值。石家庄裕华公安分局已立案侦查,警方初步判断,所谓“客服”实为黑产“跑分”团伙,验证码被直接输入免密支付接口。

10月5日15:20,成都市民小王接到“+86”固话,对方自称“支付宝理赔中心”,准确报出他半月前网购的香水订单号。“商品甲醛超标,公司双倍赔偿298元。”小王没收到退款,被引导打开“备用金”领取500元“理赔金”,又被忽悠“多领了202元,需一次性归还,否则影响征信”。随后,对方让小王将5.3万元转入“清算中心账户”做流水对冲。16:45,小王发现电话被拉黑。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区分局已刑拘4名嫌疑人,涉案金额1200余万元。
10月28日14:00,江西南昌毕业生小刘接到“支付宝客服”来电,称其学生账户未注销将“上报央行征信”。对方通过QQ发来带“蚂蚁集团印章”的“注销通知书”,要求“先清空借呗额度做资金保全”。小刘分4次把7.19万元转入指定账户,18:10被拉黑。南昌反诈中心表示,该诈骗短信、QQ、深度伪造文件均境外部署,目前已串并全国案件97起,总案值逾2000万元。
北京反诈总队民警刘洋告诉记者,80%以上支付宝类电诈都离不开三步:
① 精准信息——通过黑产数据包掌握姓名、订单、毕业院校;
② 屏幕共享或视频通话——诱导受害人打开“备用金”“小荷包”或切换收付款码;
③ 伪造“官方界面”——制作带公章的“注销通知书”“理赔中心”网页,制造紧迫感。
“受害人一慌,就容易把验证码、付款码当成‘救命符’交出去。”刘洋说。
11月9日下午,记者用测试手机进入支付宝“用户保护中心—安全锁”界面,依次打开:
1. 付款码隐私保护——付款码默认隐藏,点击才显示,截屏自动弹窗“该码已失效”;
2. 夜间保护——23:00-7:00单笔超100元需人脸识别;
3. 大额保护——单笔≥1万元强制人脸核验。
随后,记者尝试模拟“视频远程扫码”场景:在视频通话中露出付款码,0.3秒后界面自动黑屏,对方手机提示“二维码已失效”。“只要提前打开这三把锁,即便误操作,也能为资金争取‘黄金30秒’。”支付宝安全专家观宇表示。

1. 搜“安全中心”→“安全体检”→一键修复红项;
2. 关闭“免密支付”中不常用商户;
3. 清理登录设备:设置→账号与安全→登录设备管理,删除旧手机;
4. 打开“交易保护”:短信+推送通知双重提醒;
5. 牢记“三不”——不给账号密码、不视频亮码、不先转账再返利。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王帆提醒,一旦脱离平台聊天环境,消费者很难证明交易与支付宝存在关联。“所有协商、退款、理赔,务必在官方聊天窗口完成,关键时刻可一键举证。”若遭遇诈骗,需在30分钟内拨打110并同步联系95188,警方可向支付机构发出“紧急止付”指令,冻结涉案账户。
文字来源:新华网、央视新闻、人民网、荆楚网、北京商报网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支付宝截图
编辑:祁国强
责编: 刘新莉
编审:刘文彪 魏亦军
监制:刘军
终审:边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