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故事】葛洪少年苦学终成名医

来源:河北经济广播

责编:林伟

时间:2025-02-18 17:38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少年时的刻苦努力,哪有象牙塔里的光辉灿烂?

葛洪是东晋时期的道士,也是中医历史上有名的医生。而且他还热衷于炼丹术,并在此过程中无意间制作了世界上最早的黑火药。不过,葛洪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这和他年少时候的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

葛洪小时候家里非常穷,父亲去世后,更是连写字用的笔墨纸砚都买不起。和他同年纪的孩子都坐在明亮的书院里习字读书,而葛洪只能早早担起家里的重担。

但葛洪从来没有放弃对学习的渴望,每当他背着柴担路过学堂,他都忍不住羡慕地注视会儿那些能够学习的孩子。

有一天,葛洪砍柴回家后,在灶间帮母亲烧柴做饭。饭熟火熄之后,他把灶膛里乌黑的木炭取了出来,发现能在墙上留下黑印,于是便想到了一个能够写字的好方法。从此以后,葛洪每次上山打柴都要带上些木炭,在砍柴累的时候就会在山岩上写字,担柴回家就往路边的石头上写字。就这样,葛洪的字越写越好,默写的文章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父亲遗留下来的旧书籍已经被葛洪背熟了,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阅读欲望。于是,他把目光投向外界,经常千方百计向城里的亲朋好友们借书来读。

一个夏日的正午,葛洪刚从城里一个亲戚家里借书回来,在路上碰到一个童年时的小伙伴。那人看着烈日炎炎下汗流浃背的葛洪,带着嘲讽的口吻说:“葛洪老弟,读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你看我这不读书活得比你都好。”

葛洪听完后会心一笑回敬他说:“污水中的泥鳅,不知四海的宽广;腐草中的萤火虫,哪能看到日月的光华。”

一个甘愿平庸的人,又怎会知道知识给人带来进步的力量是何等强大。于是,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年轻人,背着沉甸甸的书箱,往返在乡间城里的路上。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葛洪阅读了各种书籍,知识面变得更加的宽广,又写得一手好文章,获得了大家的赏识。

后来葛洪又读了许多医学和药物学方面的书籍,他还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价格便宜、容易获得、疗效显著的药材、方剂,写成《肘后备急方》,书名的意思是可以常常备在身边的应急书,改变了以前的救急药方不易懂、药物难找、价钱昂贵的弊病。

举凡名医,必有一段艰难的求学历程,以其超人的毅力去探索和学习。葛洪的一生可谓精彩,而且颇具传奇色彩,他在幼年时刻苦读书的基础为后来在医学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医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