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覆盖,主课堂筑基——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大学校园与企业职场连“心”桥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史儒静

时间:2025-01-23 15:34

根据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针对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课程内容覆盖要素不到位、职业属性不突出、学生发展关键阶段针对性不强、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度不高、学生自我教育不够等问题,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电力机务段,创新性地提出双驱动三融合四贯通:“3+N”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双驱”是坚持以学生成长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为课程建设出发点,深入学生、企业广泛调研,综合凝练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发展的68个核心要素构成课程内容。“五化”作为实现“双驱”目标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包括课程设计系统化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手段数字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教学团队集群化。“五化”手段确保了成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三融合”是成果实践的创新效果,包括课程目标与心理育人工作目标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融合学生自助成长与心理助人服务的融合,三融合彰显了本成果的价值。成果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面改革升级为“3+N”课程体系。“3”是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职业心理素质训练3门必修课,覆盖新生心理茫然期、大二心理躁动期和毕业生职业准备期,针对学生不同时期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提升不同阶段心理能力。“N选修课,分为两部分。一是必选课,根据学校心理育人工作需要,兼顾未来职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特定对象的课程,包括朋辈心理辅导员课程4门、宿舍长《宿舍关系》1门;二是公选课,为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发展学生兴趣专长、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开设的《心理情景剧》、《心理微电影》等课程,具有开发潜力大、设置灵活的特点。

6年来,成果实现了校内校外一体、课上课下协同、线上线下融合的良好育人机制,系统地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与职业发展,助人心理实践课更是把心理服务从学校延伸到学生走到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行走的思政课。学生以“心理素养好、职业技能强、专业技能精、创新精神优”深受广大用人单位好评。

2018年至今,课程教学团队经过4轮实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日趋完善,课程覆盖学生心理成长全过程,紧密结合个人发展与企业社会需求,更加全面、系统地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与职业发展,学生以“心理素养好、职业技能强、专业技能精、创新精神优”深受广大用人单位好评,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产生良好的建设效果:

一是课程体系优。基于心理学、教育学及职业发展理论,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确保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专家进行理论指导,不断丰富和完善,初步形成了较为优化和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二是服务涵盖全。坚持课程要服务学生心理健康需要,服务企业岗位职业心理素质需要为出发点,深入学校、学生、企业广泛调研,综合归纳提炼,反复实践验证等形成了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发展的49个核心要素指标体系。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和企业岗位人才心理素质等全方位的要求。

三是教学团队壮。坚持校内开展全员心理育人能力培训,实施德智体美劳全体教师育心方案,形成学校广泛心理教师队伍。坚持家校企社医深度合作,聘请其他高校心理名师、企业培训师、心理学会、行业专家、精神疾病医院医生,开展阳光家庭学校等。建起了强壮的教师团队。

四是学生危机0。项目自2016年实施以来,有效推动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根据相关院校每年心理健康测评,学生在入学以后经过三年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相关院校近年来没有任何1例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发生的危机事件,实现了心理危机干预100%效果。

五是科研成果丰。相关成果获得各类成果奖项17项;立项河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等厅局级课题7项,发表论文16篇,2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获首批国家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1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推荐至河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此外全省46位老师共同编写朋辈心理教材7本,3本进入终审阶段。2门心理健康教育上线智慧职教网,4门在线课正在录制剪辑中。

六是支持力度大。学校投入280多万元资金,用于相关课程建设。先后建设完成占地1000多平方米,设施完备的“心理实训基地”,“冀危专委心理工作平台”和“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化工作平台”。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心理测评软件、大数据分析等资源,为课程内容的个性化推送、教学效果的实时监测及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动态评估提供有力支持。

七是校企融合深。2024年,学校牵头,与石家庄电力机务段、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心理健康校企合作项目被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确定为课题研究合作单位;2024年,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基地。同时与与多家企业、心理咨询机构及兄弟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课程建设良性发展。

八是社会影响广。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做法和成果,全国心理委员协作组在全国高校推广,学校牵头成立河北生心理预防与干预专业委员会等社会组织,带动河北省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工作,多次召开行业先关会议推广,相关课程案例获河北省思想政治创新案例2等奖。接待全国高校学习考察参观几十次,并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作者:王立前,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王付顺,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供稿: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史儒静

编审:史儒静

监制:孟东光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