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赵丽娟
时间:2025-03-03 16:50
宋凤轩教授
宋凤轩,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大学副校长兼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财政学类教指委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教师奖等。
主持人:宋老师,您好!教学和科研是大学的两大职能,但在很多人心目中好像两者是对立的,教学是“几何中心”,位置摆在“中心”,科研是“质量中心”,成了真正的“重心”。您认为教学和科研能够做到互补互融、教研相长吗?
宋凤轩:科教融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是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我国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则。这里我要强调,科研与教学融合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能发挥“1+1>2”的效果。没有融入科研意识、科研实践、科研方法的教学,课堂效果可能很好,但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难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没有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教学,课堂教学效果低沉乏味,难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也达不到教学的基本目标。科教融合发展既强调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更强调创新素质、科研育人。将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由途径。
宋凤轩教授在指导学生
科教融合的核心在于如何将教师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生、研究生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和学科专业基本知识体系的前提下,拓展知识领域,提升认知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在这方面,河北大学财政学专业在50多年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促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代财政人的不断探索,该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80、90年代倡导将科研意识培养融入日常教学环节,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形成较为成熟系统的“科研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第三阶段,近十年践行的 “五位一体”(德行育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期刊育人)人才培养模式。财政学专业自2003年以来六次获得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正是这种科研与教学融合发展模式有效性的印证。
团队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
主持人:宋老师,请您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下教师如何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
宋凤轩:科研转化为教学就是将科研方法、科研理念、科研成果及时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毕业论文等人才培养环节中,努力实现教学科研互动、教学科研相长。这里我主要强调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模式和方法。
第一,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要科学设计教学模式。从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基础科研能力培养入手,将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采用“教师讲授—专题布置—学生探究—师生研讨—课程论文”五步推进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第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要着重开拓学生视野。如在我主持的省级精品课《国家税收》和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财政理论与政策》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从财政税收自身建设、财政经济形势、政治社会变迁角度讲解中国税制、财政理论与政策,还要从国际化视野、经济转型背景角度分析,当前更要结合国家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等角度认识财政税收,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宽视野、系统性认识财政税收,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要注重第二课堂建设。一是积极吸纳学生加入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中,在课题研究中培养学生科研意识,提升学生研究能力;二是积极指导学生创新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研究兴趣,增强解决问题能力;三是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相关学术活动,在参加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学术竞赛过程中,促使学生自觉地将课堂知识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出科研活力和创造性。
个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主持人:您认为应该如何发挥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和辐射作用?
宋凤轩:科研平台在凝聚科研力量、整合科研资源、凝练研究方向、创新理论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科研平台在优化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等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国家对科研平台在人才培养中所承担的任务是有要求的,比如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在考核的时候都会有人才培养的指标。
科研平台如何培养人才?方法如下:
首先,科研兴趣的唤起。发挥科研平台的优势,吸收学生参与到科研团队中,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把科学研究方法和思想渗透进学生的思维中,培育学生的科学意识,使其将广泛的科研兴趣逐渐聚焦于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具体领域。
其次,科研能力的提升。科研平台承担的各类研究课题,需要学生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查阅文献、分析数据,这些工作能够锻炼学生开展各种科研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如文献资料检索能力、基础数据分析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同时,通过学术会议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和学术视野。
指导学生斩获“挑战杯”奖
最后,科研实践的参与。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平台已有的科研课题,积累一定的科研经验后,可以独立申报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比如,我曾指导学生获得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国奖2项、省奖5项,为他们毕业后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编辑:赵丽娟
编审:史儒静
监制:孟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