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玉倩
时间:2022-01-30 22:30:02
“雪如意”
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如意之形
静静地屹立在山坳间
以雪为名,以吉祥祝福为意
与世界奔赴一场冬奥之约
一场与百万年古老文明的“如意”之约
2月1日(农历正月初一)22:10
河北卫视大型文化纪录片《大好河山》
第一集“文明沐曦光”
从“最早人类的脚踏地”出发
探源中华文明的走来
张家口这块土地
三山交汇、五水棋布
是“最早人类的脚踏地”
驻足于此
可以触摸到百万年的人类史
一万年的文化史
五千年的文明史
阳原县马圈沟
一场早期人类餐食大象的
“百万年前的盛宴”
看见了远古先民的茹毛饮血
泥河湾,真正成为东方人类的故乡
文明的曦光,在这里豁然开朗
北京,中华世纪坛
270米青铜甬道的第一级台阶上
镌刻着“河北阳原小长梁”的名字
小长梁遗址,作为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里程碑
是后世得以窥见文明来处的一面镜子
十万年前的侯家窑人
利用打制精细的石球
辅以兽皮、树藤编织的索链
猎杀马、羊等动物获取食物
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开化
距今一万年前后
虎头梁遗址出土的陶片
预示着农业革命正在孕育
张家口,站在文明的“三岔口”上
向左,是东方人类的来处
向右,是中华文明的起源
向前,是人类文明继续前行的方向
2021年是个“如意”的年份
张家口坝上地区
接连的重大考古发布
都将农业文明的崛起
指向了粟和黍——
尚义县的四台蒙古营村
发现了距今约7600年前的
新石器时代半地穴房址
包括粟、黍和小麦族植物遗存
锁定了七千多年前
以粟和黍为代表的生活主食
康保兴隆遗址
距今8500年-5200年的
古先民居住场景里
也发现了早期驯化的粟和黍
中国北方的史前文化
通过饮食链与世界文明史衔接
猪首、龙身,形似胚胎、首尾相对
阳原县姜家梁出土的玉猪龙
以其红山文化的浓厚特征
盘复着生命的源起
印证了距今8000年到5000年前的文明痕迹
千古文明开涿鹿
距今五千年前后
合符釜山
奠定了中华千古文明的政治宣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基本形成
崇礼区邓槽沟梁遗址
距今八千年至四千年的新石器遗址
一座北方石城的发现
标志着国家的萌芽正在孕育
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人类有了文字、音律
学会了种桑养蚕、种植粮食、建房制陶
衣、食、住、行、农、工、医等
在如人心意的智慧与创造中
沐浴着文明的曦光
“雪如意”
以冬奥场馆之姿
向世界传递着文明的期许
所谓如意
就是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今晚22:10
走进河北卫视大型文化纪录片《大好河山》
之“文明沐曦光”
携“如意”之美好
知理想来处,明梦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