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74周年|一路跋涉,坚信光明就在前方!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郭瑜

时间:2022-05-27 09:25:04

    1948年5月27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近代中国经历漫漫长夜,在“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里,终于破晓,走向光明。时隔74年,深情回望,重拾封存于岁月中的信念与力量。
一段路  

       1947年3月,毛泽东与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随后途经20多个县,路居50多个地方,行程1000多公里,于1948年5月27日,移驻河北平山西柏坡,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这一路之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以两万多兵力,牵制25万敌军,一路跋山涉水,次次化险为夷。在土窑洞里、马背上、渡船上、锅台上、小石凳上、沟沟峁峁上,完成了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历经一年零两个月,到达西柏坡。在这个普通的小山村里,召开全国土地会议、筹备新政协、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训令、成立华北人民政府、指挥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等,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一首歌  



《光明在前》

划一根火柴,让这暗夜里有了光

点一盏油灯,看墙上影子那么长

天上的明月,在默默流转着希望

举起那火把,要把整个东方照亮

一路跋涉,呼啸的风伴着脚步始终唱

东方欲晓,坚信那光明就在前方


 三个人

       山河与雨雪、岁月与征程,在一首歌中交相辉映。三位河北业内大咖深情接力,用词、用曲、用歌,回望这段历史,期望把记忆与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许伟中采访红军老战士(时年107岁)张立雄将军)

       许伟中,资深媒体人,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评论员。对于歌词的创作过程,他有一段自述:晚上,静下心来,然后,闭目遥想,梦回当年:陕北窑洞里划起的火柴,点燃了一盏油灯光;灯捻长短不一,三个前委书记伏在书桌上、灶台上办公,墙上的影子时短时长;雨夜行军,与敌擦肩而过;雨过天晴后,天上一轮明月,流照着在马背上的党中央;扶杖而行、一路跋涉的毛泽东,坚毅果决,给新中国带来了黎明的曙光……

       这些跟“光明”有关的意象出现后,词就在那里,只剩誊写了。

 

(刘礼民录制《光明在前》)

        刘礼民,著名音乐人,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电影的音乐主创,在《先遣连》《区小队》《有个地方叫马兰》等近百部影视剧中担任全剧配乐及主题歌作曲。

       身为平山人,刘礼民发自内心地为自己的家乡而骄傲,这片红色热土滋养着他的灵魂,也深深影响着他的音乐风格。不少人这样形容《光明在前》的曲风:一听就晓得他精熟这段历史,才能明晰其中深意。一曲深情的歌,是刘礼民对家乡、对这段历史的回报。

 

(李志宇录制《光明在前》)

       李志宇,河北籍青年歌手,《中国好声音》李健战队六强,曾获全国金钟奖河北赛区流行唱法银奖、河北青年歌手大奖赛流行唱法银奖等奖项,曾为《儿女情更长》《先遣连》等电视剧演唱插曲。       

刘礼民几经思考,特意邀请了李志宇,来最终呈现这首倾注心血的歌。录制时,几十遍的磨合、试唱,演唱渐入佳境。“听后有响遏行云之感,让人再也不做第二人想。”听者如此一句感慨,对歌者而言足矣!


回望

坚信光明就在前方!

眺望

坚信光明就在前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