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灿
时间:2022-05-10 14:23:06
我们平时经常能听到“骨质疏松”这个词,给大家的印象是,这是人们到达一定年纪才会患上的一种疾病。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它到底是种什么样的疾病?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风险和危害?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怎么预防治疗?接下来,将给您一一解答。
01|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疾病?骨质疏松是由于骨密度降低而引起的一种临床上的骨代谢疾病,同时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沉默的杀手”。为什么这么称呼?原因在于它的高患病率,尤其是50岁以上女性,并且还伴有高达40%的骨折风险。
对于骨质的描述,很多人无法直观的感受,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的粉笔。对于患骨质疏松的人来说,他们的骨质犹如粉笔,疏松多孔,于是骨折就像掰粉笔一样,很容易就折断。
虽说一般情况下,50岁以上女性更容易有骨质疏松带来的骨折的风险,但骨质疏松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在人的一生中,骨质最好的时候是20多岁,在30岁达到骨量峰值。随着当下中青年的很多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对自身健康的忽视,都为骨质疏松这一疾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02|骨质疏松的骨折危害及其他表现
日常生活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手腕按了一下地,骨折了;咳嗽一声,后背疼痛,脊柱骨折了;还有严重的爬高拿东西,摔了一跤,骨折死亡……种种原因,皆因骨质疏松。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危言耸听?
事实上一点都不夸张,严重可以致命!尤其是老年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它可以引起20%的死亡率,30%的致残率,40%陂行,80%对日常生活有影响。
骨质疏松性骨折存在“四高一低”的特点——也就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死率,高费用,低生活质量。而且治疗难度大,治疗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再骨折率也很高。难道,我们就这样束手无策了么?
03|如何自测骨质疏松潜在风险?
通过前面形象的描述,您是不是有点担心?不必太紧张,与其过分担心焦虑,我们不妨先来个很简单的自测,看自己是不是有得骨质疏松的潜在风险。这里您只需要准备到一个小皮尺。
我们知道,人的臂长和身高是成比例的,基本上1:1。人到了45岁以后,如果患有骨质疏松,他的腰椎椎体和椎间盘,都有可能变矮,这样臂长和身高比例就可能发生改变。我们可以用尺子自测数据,当一个人的身高下降3-4个厘米,这个时候就很有可能得了骨质疏松。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通过风险评估表格,还有更专业方式来自测。务必要锁定今晚17:55分河北卫视《家政女皇》节目,我们的专家将为您带来更直观的数据解读,以及手把手教您更专业的自测方式,为您排忧解难。
也欢迎各位扫码加入家政女皇官方粉丝群,第一时间获取文字版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