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之冀,献味崇礼 | 第三季冀味儿特别推出——《崇礼·食记》准备开场!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杨素强

时间:2021-11-26 17:21:55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张家口作为其中一个赛区,将承办雪上项目。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冰雪爱好者将欢聚一堂,在古老文明中华大地,共享冬季冰雪运动带来的速度与激情。



大河之北,地域广袤,物产丰富,悠久的磁山文化、宫廷文化、官府文化与沿海、塞外风情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一格且内蕴丰厚的饮食文化。

2022冬奥会,不仅是一场精彩的运动盛会,更是一场舌尖上的饕餮盛宴。为服务赛事期间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河北省自2018年就开始了献礼冬奥会特色美食菜品的研发工作,六大基地携手大师工作室,属地取材,将传统的烹饪技艺与现代的烹饪方法相结合,传承但不守旧,创新但不忘本。

在2019年评选认定的“崇礼菜单”360道菜点(其中,省内菜点300道,其他省市菜点60道)的基础上,评选认定“崇礼菜单”核心菜品69道(其中,经典传承菜品9道,地域特色菜品60道)。

【经典传承菜】


“河北味道”呈现在了世界面前,也将大河之北开放融合,包容内敛的城市形象,通过饮食文化传递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

古语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崇礼菜单上的每一道菜品,都是经过了重重筛选,适宜宴席、自助、休闲美食等不同场景,使八方来客都能充分感受中国的热情与好客之道。


厚积薄发,时光秘法

所有美好,都值得潜心修习

冬奥之冀,献味崇礼

河北卫视第三季冀味儿特别推出

——《崇礼·食记》


  古法传承 匠心独具


河北省地理环境优越,孕育了丰富的美食资源,省烹饪协会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下,为弘扬燕赵饮食文化,促进河北餐饮行业和冀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被誉为“河北第一菜”的金毛狮子鱼,外形惊艳霸气,产自石家庄岗南水库的大鲤鱼全身金毛抖起,活像一头威风凛凛的雄狮,挂上橘红色的汤汁,更透着无限喜气。

【金毛狮子鱼】


  紫塞宫廷 皇家风范
承德为清朝“夏都”和第二政治中心,游牧与农耕交汇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浓厚的皇家文化基底,饮食多以宫廷菜系为主。

孙晓春大师工作室制作的烤全鹿创新改用了“焖炉”,炉底放入炭火,炉壁焖烤鹿肉,经历整整4个小时的炭火洗练,枣红色的“烤全鹿”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避暑山庄,木兰秋狝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也在一道道美食中得到了体现。

【烤全鹿】



  冀东沿海 物产丰富


唐山是因开滦煤矿而生的重工业城市,旧时,消费人群大多是工作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的煤矿工人,领到工资后,三五工友小聚,下个馆子,喝上二两,便是对自己平安出井的莫大安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唐山菜肴主要得益于渤海的鲜货,形成了鲜、咸、香的冀东风味。对于海鲜与荤食爱好者来说,冀东沿海菜一定是不容错过的美味。

【鸿宴肘子】



  塞外山珍 蒙汉融合


张家口,有着塞外明珠的美誉,地处汉族与蒙古族交界地带,长城文化、商旅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在此汇聚融合。塞外与农耕的结合,在张家口的菜系里浑然天成。

自古以来,张家口居住过许多游牧民族,留下了不同的饮食习惯,手把肉、涮羊肉、烤全羊、喝奶茶、吃炒米、嚼奶皮...

而羊肉最能体现蒙古族人生活的饮食习惯,从中可以感受到游牧民族的热情、钢韧。


【白切羊肉】


  冀南原味 磁山文化


邯郸地域上依山傍水,太行山脉东麓,滏阳河穿城而过,几千年来先后有十个政权在此建都,中原地区丰饶的农作物产,美食也在此变迁。

涉县盛产小米,将其放入石臼中舂成粉齑,做成羹,放入青菜和捣碎的黄豆沫儿,呼之为“豆沫”,简单的食材,入口却唇齿留香,令人终身难忘。

【冀南豆沫】


  直隶督署 物华天宝


保定古为燕赵之地,畿辅之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直隶总督名列清朝八督之首,网罗了技艺高超的厨师,荟萃珍稀原料,形成了丰富灿烂,浓墨重彩的直隶官府饮食文化。

在注重“色香味形”的同时,外观精美、科学实用的独特器皿也更彰显了官府菜的贵族气派。温盘、温碗、温盏等独特器皿的使用,可使餐具中的食物保温,从而达到北方冬天宴会中盛菜不冷的效果,可谓巧夺天工。


【李鸿章烩菜】



  大河之北 海纳百川


冬奥主场崇礼,一张面向世界的新名片。

迎接世界各国人民的到来,崇礼美食诚意满满,地道的中餐能满足各国运动员和游客们的猎奇心,而利用本地丰富食材中餐西做,让国际友人在中国也能吃到家乡味道,添彩饮食全球化。

【崇礼咖啡】


2022北京冬奥会

速度与激情,在冰雪上碰撞

食材与故事,在火焰上蒸腾

崇礼菜单汇集冀之美味儿

准备开场!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