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育人】只此青绿 寻味寒食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戈

时间:2025-04-03 12:17


清明将至,春意正浓。沁园里,一丛丛鲜嫩的艾草随风轻摇,翠色欲滴的叶片间清香弥漫。一场以“只此青绿 寻味寒食”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正火热开展,初一25班的同学们化身“春日美食家”,在采艾草、捣青汁、揉面团的欢声笑语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


采青捣绿

 解锁春天的仪式感




同学们手持竹篮,穿梭在学校沁园的艾草田中,一边辨识植物特性,一边精心挑选最鲜嫩的艾叶,感受“春食艾草”的民俗智慧。



采摘结束后,同学们将洗净的艾草放入石臼,手持石槌反复捶打,翠绿的汁液渐渐渗出,与糯米粉融合成柔润的青面团。揉搓间,艾草的草木气息与糯米的甜香交织,春天的滋味在指尖流转。






手作青团劳动中品读文化密码




“包青团要捏紧封口,蒸的时候才不会露馅!”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现场示范传统青团的制作工艺。同学们分成小组,将豆沙馅裹入青皮,巧手轻捏间,一枚枚圆润饱满的青团逐渐成型。同学们别具匠心,制作出了形态各异的青团。


手作青团 寻味寒食






蒸笼热气升腾,碧玉般的青团出锅后,学生们争相寻找自己的“作品”,品尝春日限定美味。


“以前只觉得青团好吃,今天亲手做了才知道,寒食不动烟火的习俗背后,是古人感恩自然、勤俭敬物的智慧。”初一25班杨雅童同学感慨道。




以劳育人

让传统“活”在校园里




我校以传统节日为纽带
把田间劳动、民俗体验融入课堂
让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
读懂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近年来,我校充分挖掘、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建设“沁园”“山楂林”“食育工坊”等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结合清明采艾、端午包粽、中秋制饼、深秋做糖葫芦等传统节俗,设计系列劳动实践课程,让传统节日风俗化作可触可感的校园生活。

春阳暖照 青团软糯
跨越千年的“寒食之约”
让同学们体验到劳动的成就感
更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
为文化传承写下青春的注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