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河北》特别策划《遇见·北方戏窝子》系列节目 河北梆子:梆子声声代代传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杨业

时间:2025-02-23 09:00

在正定,一座四合院里时不时传来河北梆子高亢嘹亮的唱腔,与古老的百年情思交融。2022年5月,依托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彭蕙蘅戏曲艺术传承工作室落户正定县元曲博物馆。彭蕙蘅和戏曲艺术名家们带着她的学生和徒弟们在这里排剧目、练身段、定期举办演出交流。让河北梆子在这里传承、创新、发展。

【河北梆子青年新秀 左程圆】

学戏嘛,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但是学进去了,就能从其中体会出乐趣和成就感。

作为河北省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声腔剧种,河北梆子是当之无愧的“省剧”。京津冀三地都流行河北梆子。

1996年,28岁的彭蕙蘅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梅花奖获奖演员。四十五载从艺路,二十多年讲台情。舞台上演出、讲台上教学,彭蕙蘅的工作生活,围绕着河北梆子“转”个不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河北梆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彭蕙蘅】

河北梆子从清道光年间形成,如今又迎来了复兴。特别是近年来,致力于河北梆子艺术的保护传承发展。我们作为从业人员一方面,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河北梆子青年演员;另一方面呢,我们努力打造更多的精品力作,让我们的梆子戏火起来、传出去,从而使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的时代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为创新传统戏曲,彭蕙蘅独辟蹊径,探索出了“教、学、创、演、研”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老带新、师带徒,教学与创作并重,学戏和演出并举,让讲台与舞台连接到了一起。对河北梆子青年人才培养、戏曲艺术教育传承做出了创新性贡献。

近年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同台,创排了河北梆子现代戏《牺牲》《李玉兰》《党的女儿》。师生同台教学创演,希望把学生从我们的讲台输送到舞台,从我们的排练场输送到剧场,使这些青年演员能够尽早地引领我们河北梆子这方大舞台。

多年来,彭蕙蘅积极探讨戏曲职业教育改革,主持了很多科研项目,研究了很多剧目。在以彭蕙蘅为代表的名师带领下,河北梆子涌现了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演员。她的戏曲艺术传承工作室就像一个“摇篮”,为青年演员们提供养分,助他们茁壮成长,最终成才。

走出彭蕙蘅的工作室,门外是烟火繁华、老铺味道。门内是百年丝竹、余音绕梁。河北梆子在悠悠岁月中演绎人生百态,在人间烟火味里,向阳而生又启新程!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遇见·北方戏窝子

2025年2月23日18:24

河北卫视

敬请期待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