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卫视 || 历史上的乙巳年(十七)——公元165年,段颎大破西羌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贾惠超

时间:2025-03-13 16:26

编撰:刘正其

公元165段颎大破西羌——名将养成

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这个乙巳年,段颎[jiǒng]为护羌校尉,延续此前多次击败西羌的战果,率军进攻叛乱的羌人的勒姐种部,斩首四百,收降两千余人。

AI生成人物形象:段颎)

但是,随后在河湟山谷追击时,不慎陷入重围。隐士樊志张来到军中为段颎献计:“东南角无羌,宜乘虚引出,住百里,还师攻之,可以全胜。”段颎纳其计,于黑夜出兵,大破敌军,斩杀数千人。

此后,段颎率军穷追猛打,无日不战,从春天持续到秋天,斩首、俘虏数千人。叛军饥饿穷困,各自逃散。

在这场持久战中,段颎率军共斩首两万三千多人,俘获数万人,牛马等牲畜八百万头,一万多个羌人部落宣布投降。

段颎本身就出自武威郡,他的家族是凉州豪族,因战绩突出累功新丰县侯

这个乙巳年,段颎取得的胜果,为两年后平定西羌奠定了基础。两年后的167年,西羌诸部纠集四千余人,再度反叛朝廷,段颎奉命征讨,斩杀叛贼主帅等三千多人,西羌一带自此平定。

其实,羌人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发源于陕北地区,非常善战。当初东汉开国之时,光武帝刘秀就曾从羌族募兵,此后羌族借与朝廷的这层关系,不断反叛,拉锯战持续了一百多年。在段颎出征之前,东汉朝廷曾花了十四年时间、三百二十亿军资,没能平定。而段颎,只用了两年,耗资四十多亿,牺牲四百多士兵,平定西羌。

段颎的威望,此后延续了很多年。后来的曹魏的太尉、著名的三国“毒谋士”贾诩,在早年被举孝廉,一次回乡途中,遭遇叛乱的氐人,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抓获。贾诩灵机一动说:“我是段颎老将军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来赎。”果然,借着段颎的威名,唬住了叛氐。其他人被杀了,只有贾诩被释放。

AI生成人物形象:贾诩)

到了唐代德宗皇帝时的公元782年,礼仪使、大书法家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设庙享奠,其中就包括“太尉新丰侯段颎”。

到了宋代徽宗皇帝时的公元1123年,宋廷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仍有段颎。

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及明代成书的《广名将传》中,段颎皆位列其中。

附录:

就在武将平叛保疆的同时,公元165年,这个乙巳年,东汉朝廷上,一个叫李膺的天下名士担任了司隶校尉,代表士大夫集团对把持朝政的宦官集团展开清算,由此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党锢之争,即两个不同属派之间的斗争。

这一年,一个叫张俭的名士被宦官集团报复追杀,但是即便是如此危险处境之下,一说自己是张俭,几乎所有人家都宁可冒着家破人亡的后果,也一定收留张俭。后来,谭嗣同在狱中的绝笔诗中第一句便是“望门投止思张俭”。

这个乙巳年之后的数年间,东汉朝廷上,士大夫集团尽管出自正义,但没有策略的斗争手段,只能换来和宦官集团的来回撕咬,搞得乌烟瘴气。

仅仅不到20年,公元前184年,终于爆发了黄巾起义。东汉进入倒计时,三国时代即将来临。

     说明:本文所使用的图片均由AI技术生成

《历史上的乙巳年》往期文章链接:

历史上的乙巳年(十六)

历史上的乙巳年(十五)

历史上的乙巳年(十四)

历史上的乙巳年(十三)

历史上的乙巳年(十二)

历史上的乙巳年(十一)

历史上的乙巳年(十)

历史上的乙巳年(九)

历史上的乙巳年(八)

历史上的乙巳年(七)

历史上的乙巳年(六)

历史上的乙巳年(五)

历史上的乙巳年(四)

历史上的乙巳年(三)

历史上的乙巳年(二)

历史上的乙巳年(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