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贾惠超
时间:2025-03-17 12:55
编撰:刘正其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托孤诸葛亮等人。
后主刘禅继位之初,遵照刘备遗诏,由丞相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但也就是这一年起,蜀汉内叛四起,先有牂牁郡太守朱褒叛乱、后有夷王高定起兵。
到公元225年,这一乙巳年,南中(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的地方势力再次趁机发动叛乱。
这一年是后主刘禅建兴三年。三月,丞相诸葛亮亲率大军征讨南方四郡。
(AI生成人物形象:诸葛亮)
出征前,诸葛亮征求了参军马谡的意见。马谡对诸葛亮分析说,南中依仗地形险要、路远,叛乱一直没有停止过,每次平叛不久,就会死灰复燃。丞相您目标主要是北伐,叛军才会乘机起兵,但是杀尽既不现实、也不是仁者所为,而且更不能在短时间内办到。所以这次出兵,建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样,可传檄而定,使他们真心归附。诸葛亮深以为然。
(AI生成人物形象:马谡)
随后,蜀军兵分三路:诸葛亮率领西路主力军,由成都出发,直奔越巂(今四川西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了高定的叛军;马忠率领中路军攻打牂牁(今贵州福泉),击败朱褒;李恢率东路军从平夷(今贵州毕节)向建宁(今云南曲靖)进军,虽遭遇当地部族围困,但最终成功破敌。
到五月,诸葛亮渡过泸水,就是现在的金沙江,进入了益州郡,这也就是出师表里所说“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蜀军在南中与当地首领孟获展开作战。
孟获在益州郡的少数民族和汉人中,威望很大。这时候马谡之计,起了大作用。
在盘江上游,也就是现在的云南曲靖附近,两军一开战,孟获就抱着决一死战的态度,而诸葛亮气定神闲,下令要生擒孟获,不准伤害。
结果,果然,第一战孟获就被生擒。
(AI生成人物形象:孟获)
诸葛亮释放孟获,并带他参观军容,本是想震慑孟获,但没想到孟获不知死活地说:我不知道你们的虚实,所以才失手落败,承蒙丞相赐观营阵,也没啥了不起,你要敢把我放回去,我一定能够打败你。
诸葛亮挥手释放孟获回去,孟获再战还是兵败被捉。然后,放了捉,捉了又放,放了又捉,产生了著名的七擒孟获的故事。
这段故事,在《三国演义》中被演绎的活灵活现,又是女王、又是兽兵、又是藤甲兵……反正,最后孟获心悦诚服,对诸葛亮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降服孟获后,蜀军继续南下,到秋季,大获全胜,叛乱平定,六路大军在滇池会师,南中战事胜利结束。
四郡都被平定,诸葛亮下令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二郡合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二郡合为兴古郡。
到十二月,诸葛亮班师回成都。
回程时,诸葛亮还发明了著名的美食:馒头。其实,古代的馒头是包子(现在的馒头在宋代时叫炊饼)。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也有:回师路过泸水,被阴魂所阻,诸葛亮听说当地以人头祭水,于是以肉为馅,以面包之,做成人头摸样,扔到河里祭祀。
公元225年,这个乙巳年之后,蜀汉政权开始加强对南中地区的统治,不仅为北伐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也促进了南中地区与蜀汉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对西南地区的民族融合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不留驻军队,不转运粮食,以当地少数民族孟获等有威望的人为官,使得这一地区很快安定下来,而蜀汉的法令政绩也得以很好地执行。当地部族只须每年贡献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供朝廷使用。而当地一些精壮男子也参加到蜀汉军队中。
甚至后来,威信较高的且实力较强的一些首领,诸葛亮还带回成都予以高官厚禄,比如孟获在蜀汉朝廷担任过御史中丞,负责监察。
其次,更大的贡献是,诸葛亮为了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派人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农业。当地部族不仅学会了牛耕灌溉,还学会了织锦和其他手工技艺,很多的居住在深山里进行原始采集、渔猎生活的部族,也逐渐迁居到平地,建立村落。
诸葛亮有生之年,这一地区,再也没有反叛过。
说明:本文所使用的图片均由AI技术生成
《历史上的乙巳年》往期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