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杨业
时间:2025-07-13 09:00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疯狂进攻,妄图摧毁华北敌后抗战的“心脏”。在太行山脉东麓,狼牙山以险要地势成为屏障边区的天然堡垒,五位八路军战士在此上演了“纵身一跃震山河”的英雄壮歌。
【河北广播电视台 朱一帆】
红色精神传燕赵,爱国教育“冀”心田。大家好!我是主持人一帆。今天我们和易县狼牙山红军学校的同学们跟随陈兴华主任,一起来到了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保定易县的狼牙山。
【易县狼牙山红军学校德育副主任 陈兴华】
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家喻户晓。眼前这座巨型雕像,定格了五人战斗的最后瞬间。
这五位壮士分别是晋察冀军区1团7连6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9月,日军集结3500人的兵力,进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为掩护部队转移,五壮士担任后卫阻击,将敌人引向部队撤离的反方向,直至三面绝壁的小莲花峰。
【易县狼牙山红军学校 学生】
老师,他们为什么选择往绝路撤呢?
陈兴华:“因为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狼牙山高耸险峻,有一条小路可通峰顶绝路小莲花峰,另一条则能沿棋盘陀与大部队会合。五壮士将生死置之度外,毅然决然前往小莲花峰,想利用其天险地形,把日军钉死在狼牙山上,将生机留给主力部队。战斗打响后,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山上发起冲锋,五壮士宁死不屈,与敌人血战至弹药耗尽。”
弹药耗光后,五壮士捡起周围的石头当武器,它虽没有枪炮的威力,却坚硬如民族脊梁。面对潮水般的敌人,五位战士搬起石头,向山下的敌人砸去。石头带着呼啸的风声,砸得日军鬼哭狼嚎,让日军的进攻一次次受阻。
历经5小时战斗,山顶再没有了趁手的武器,五人弹尽粮绝,他们没有丝毫犹豫,砸坏枪支后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马宝玉带头,葛振林等4人紧随,相继跳下悬崖。其中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1941年11月,《晋察冀日报》特意报道了“五壮士”的英勇事迹。
这座高耸的纪念塔是易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而修建的。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了纪念塔的塔名,并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五壮士的故事,从晋察冀边区传至大江南北,成为无数军民的楷模。
八十多年过去,狼牙山依旧陡峭巍峨,五名战士用生命谱写的爱国赞歌激荡在太行群峰之间,也筑牢了民族之基。铭记历史,让红色火种在我们心中燃烧,让我们捍卫这盛世中华!
2025年7月13日18:24
河北卫视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联合出品
敬请期待
编辑:杨业 记者:赵志达 于梦羽 杨业 监制:张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