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的前世今生,今晚《行走的博物馆》为您揭秘!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张雪燕

时间:2025-07-31 11:41

对于弓箭的直观印象,恐怕没有比金庸笔下的情景更令人难忘了。无论是少年郭靖的一箭双雕,还是大侠萧峰“教单于折箭”的英雄意气,都给了青春最美好的向往。

今晚21:35,河北卫视《燕赵传奇》“行走的博物馆”系列之“会挽雕弓如满月”,讲述弓箭的前世今生。


弓箭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已经找不到根源了。传说黄帝的第五个儿子挥,在某一个夜晚,观天象、听风动,灵光一现,创造出了弓箭,从此在古老的战争中发放异彩。其实,传说只是传说,更久远的三万年之前,先民已经开始用弓箭射杀猎物了。或许挥公在某种程度上改良了弓箭,使得从生存工具变得更像杀伤性武器了。

挥公,也被封为弓长,赐地青阳,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清河县(武松的老家)。弓长二字合二为一成为“张”,便是:“天下张氏出清河”的来历。

    在河北博物院,还保存着远古时代的骨镞、战国时期的青铜箭镞。一引一发,蕴含了人类力量和机器的完美结合,弯弓、搭箭,弓背的变形积聚势能;瞄准目标、松开弓弦,势能转化成动能,这是人类最早使用机械的开端吧!


“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有了这种远距离杀伤性武器的改良,弓箭威力大增,逐渐被赋予了征服与权力的意义。

西周时期,射箭能当官;武则天开创武举制度时,特意考察马射、步射、平射和筒射多种花样。

魏国的李悝,以射定讼,把比试射箭来判断诉讼中的输赢,糊涂到了极致,却是全民皆习骑射的良苦用心。


赵国的国君,胡服骑射,马背娴弓,最重要的是“胡服”,在生活、文化、习俗、穿着等各方面改变传统,一跃成为强国。

秦国的锐士,创造了整齐划一的强弩编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电影《英雄》里陈道明说,哦,不,秦始皇说,大秦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弓箭再次改良,汉代出现诸葛连弩,就像如今的机关枪,一匣十箭,七八秒钟射出;而宋代的三弓床子弩,最远射程超过1500米,为两宋与辽、金对战中赢得了一时之局。


近代科技面前,弓箭作为征战利器逐渐黯然谢幕,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战争法则下,弓箭带来的,逐渐成为少年时期的一个梦,活在跃马疆场的向往里,活在诗词传唱的传奇里。


今晚21:35,河北卫视《燕赵传奇》

“行走的博物馆”系列之

“会挽雕弓如满月”

讲述弓箭的前世今生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