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杨业
时间:2025-08-16 08:00
1938年,全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开始在华北平原进行疯狂扫荡。然而,英勇的冉庄人民并未屈服,他们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气,在狭窄的地道中,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在人民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河北广播电视台 朱一帆】
红色精神传燕赵,爱国教育“冀”心田。大家好!我是主持人一帆。今天我们和保定市清苑区西马庄小学的同学们,跟随郝天老师一起走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敌酋逼书归降字,誓将碧血染春秋。人去留得英魂在,唤起民众报国仇。”
【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西马庄小学教师 郝天】
这就是革命烈士张森林在就义前写下的《就义辞》。
张森林,河北省清苑冉庄人。1938年,在目睹了日军暴行后,张森林毅然投身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中,成为冉庄第一名共产党员,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任职期间,张森林为了工作方便,率先在自己家挖了单口隐蔽洞,白天他在洞里看指示、写报告,到了晚上出来进行抗日活动。后来,百姓们纷纷效仿,形成了地道的雏形。
随着战争的发展,地道不断地完善和扩展,地道内设有翻板陷阱、卡口,指路牌、兵工厂、储粮室等,并巧妙地连通街道上各种作战工事,形成了能打能藏、进退自如的地下战斗体系,在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正是因为冉庄军民利用复杂的地道系统以少胜多,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使敌人陷入“进村不见人,放枪无目标”的困境,极大消耗了日军的兵力和士气。但是,这也让张森林成为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1943年三月初五,张森林、黄岳等人在耿庄开会遭汉奸告密被日军围困。突围时,张森林受伤被捕,黄岳饮弹殉国。
在狱中,敌人对他严刑拷打,要他供出党组织秘密并限期写下降书。但张森林不为所动,他怀着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对侵略者的满腔痛恨,写下了这气壮山河的《就义辞》。这短短42个字,承载着共产党人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气节!
据统计,冉庄民兵利用地道对敌作战157次,杀伤日伪军2100人,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聂荣臻元帅曾赞叹:“神出鬼没出奇制胜的地道战,是华北人民保家卫国开展游击战争,在平原地带战胜顽敌的伟大创举!”
时至今日,冉庄地道战的传奇与张森林烈士的英勇事迹,深深地烙印在这片土地上。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让这份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精神,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2025年8月16日18:24
河北卫视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联合出品
敬请期待
编辑:杨业 记者:赵志达 于梦羽 梁雨晴 监制:张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