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杨业
时间:2025-08-23 08:00




1943年,抗日战争仍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日寇对冀东根据地发动疯狂“扫荡”。在这片被硝烟笼罩的土地上,无数普通百姓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家卫国的长城。

【河北广播电视台 朱一帆】
红色精神传燕赵,爱国教育“冀”心田。大家好!我是主持人一帆。今天我们一起来和兴隆县第二小学的同学们来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兴隆县烈士陵园。首先,我想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聆听一封特殊的信。

【张翠屏后人 朱秀红】
亲爱的奶奶,您总说自己是“山里婆姨”,却用临产之躯托起三百条生命,用“三寸金莲”踏出比山更坚定的革命足迹。此刻陵园松涛阵阵,我仿佛听您说:“脚疼不要紧,心不疼就行。”亲爱的奶奶,我想您了!

【承德市兴隆县第二小学 学生】
拯救了三百多人的生命,这位奶奶太厉害了!

朱一帆:“没错,这位是朱秀红,她的奶奶就是抗日民族英雄张翠屏。秀红,您能再给我们讲一讲那段令人动容的历史吗?”

朱秀红:“那是1943年1月21日,奶奶在上山砍柴时,发现李运昌司令员的部队被7000多名日伪军牢牢封锁了所有下山的道路,被困的300多名八路军战士危在旦夕。”

没有路,张翠屏就用双脚踩出一条生路。当时北风如刀,张翠屏虽是个小脚妇女,但她却始终走在最前面。遇到悬崖,她将粗绳系在山顶的树上,让300名将士攀绳而上。就这样,她带着队伍穿密林、翻险峰,像一把尖刀,在敌人的包围圈中生生撕开一道口子。也因为张翠屏性格豪爽,办事利落,所以被将士们亲切称为“麻利嫂”。

张翠屏老人当年穿过的小脚鞋
朱秀红:“这双鞋虽小,却丈量过最险峻的山路。这磨破的鞋底,每一道裂痕都是奶奶怀孕七个月时,在悬崖峭壁中留下生命的印记。将士们获救了,奶奶却因劳累早产生下了我的父亲。在刺骨的冰川上,战士们脱下棉衣铺成地铺。李司令员含泪致歉时,奶奶苍白的脸上却露出欣慰的笑容。为了让我们后人都知道日本侵略者制造的这个千古奇劫,李司令员为我父亲取名‘冰儿’。”

这一劫,让麻利嫂和冰儿也成为了李运昌永远的牵挂。战争结束后,李运昌不停地寻找救命恩人。历经四十五载春秋辗转,“冰儿”终于被找到。相见时老将军和他紧紧相拥。这个迟来的拥抱,连结了战火纷飞的往昔与和平安宁的今朝,也见证着那段永不褪色的军民鱼水情。

这双三寸金莲踏过的不仅仅是悬崖峭壁,更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冰川上诞生的不仅是一个新生命,更是永不熄灭的信仰火种。张翠屏老人用血肉之躯,在烽火中铺就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愿我们都能追随英雄先烈的脚步,踏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征程。

2025年8月23日18:24
河北卫视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联合出品
敬请期待



编辑:杨业 记者:赵志达 于梦羽 赵一博 监制:张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