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贾惠超
时间:2025-08-27 05:36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晚河北卫视推出的《太行丰碑》之《流不尽的英雄血》,将带您走进广袤的华北平原,重温烽火岁月中那些神出鬼没、智勇双全的游击英雄,揭开“李向阳”背后的真实传奇!

一、“跳高墙、钻地洞”,平原之上打出人民战争的天地
在没有大山依托、没有坚城可守的华北平原,抗日军民以惊人的智慧创造出了一系列经典战法:“跳高墙”深入敌后擒奸,“钻地洞”开展地道狙击,地雷战封锁要道,麻雀战扰敌心神……

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故事,正是千千万万敌后武装斗争的缩影。历史上真实的“李向阳”原型之一——甄凤山,曾在定州一晚率队抓捕34名汉奸,他扮成送棉花农民,带30名队员诈开城门,一举端掉日军炮楼。

二、双枪英雄的背后,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军事智慧
李向阳手持双枪的形象深入人心,但这不仅是银幕的艺术塑造,更是实战的结晶!驳壳枪,又名“盒子炮”,或者“大镜面匣子枪”,它的尺寸较大,也重,射程不如冲锋枪、步枪,还容易发生卡壳事件;驳壳枪后坐力强,如果单手连发,那就会打到天上去。自动版的驳壳枪虽然能够达到每分钟发射900发子弹,但是浪费子弹,射击精准度也比较差。

西方军队嫌它“笨重易卡壳”,所以很少使用,但中国抗日军民却利用驳壳枪连发时枪口上跳的特点,战士转腕90度射击,使子弹呈扇面横扫战场,以弱胜强、以少打多!游击队员为追求拔枪速度,还磨掉右手枪准星——生死刹那,快0.1秒就能决定胜负!他们的实战经验和战斗智慧使得驳壳枪变成“战场神器”,成为敌后战场的重要装备。

平原游击队不仅是一支敌后武装,更是一种打不垮、扑不灭的战斗精神。国际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在《北行漫记》中详细记录了游击队化装战术和棺材雷破碉堡的场面;日军老兵斋藤邦雄也用漫画留下对游击队长“双枪快射”的深刻印象,成为历史的特殊见证。

而真正的英雄,不仅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更在和平年代坚守本色。抗战胜利后,英雄甄凤山婉拒官职,回乡为牺牲战友尽孝,兴办砖厂、油坊,抚养烈士家属——功成而不居,名就而身退,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谁说平原无险可守?
人民,就是最巍峨的山!
智慧,就是最强的“武器”!
河北卫视
《太行丰碑》之“流不尽的英雄血”
今晚21:25 震撼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