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杨业
时间:2025-08-30 12:29




1937年,卢沟桥上的炮火撕裂了华北的夜空,日寇铁蹄践踏下,冀南大地满目疮痍。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无数巾帼英雄挺身而出,她们或奔走呼号,或潜伏敌后,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

红色精神传燕赵,爱国教育“冀”心田。大家好!我是主持人一帆。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讲解员关静老师和南宫市新城中心学校的同学们,一起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冀南区烈士陵园,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条永不褪色的头巾背后的故事。

在展开今天的红色之旅前,让我们共同思考:在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中,除了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还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暗涌力量?

这条白色头巾的主人在战争岁月谱写了气壮山河的革命诗篇,她就是贾庭修!1912年生于山东省青州县城一个商户家庭的贾庭修,自幼聪敏过人,当她目睹神州陆沉,便以柔弱之躯许身革命洪流。1937年,她与平汉线省委书记李菁玉相识,次年七月,这对革命伴侣便在南宫结为伉俪。这条头巾就是李菁玉赠予她的。

由于革命工作需要,夫妻二人一直聚少离多,但她一直把头巾带在身边,这条头巾也就成为他们互勉的重要信物。1938年,贾庭修成为冀南首位女县委书记。她利用自己在辽县的工作经验,积极发动群众。很快全县党员发展至两千五百多人,基层党组织如星火燎原。

日寇对冀南抗日根据地第一次大规模“扫荡”期间,她率众坚壁清野,配合八路军打击袭扰敌人,迫使日军放弃南宫城。1942年9月,她去往冀南二地委汇报途中被捕。在狱中,她咬紧牙关,坚称自己只是一名小学教员。狱中四百多个日夜,在那条头巾的陪伴下,在与爱人的书信中,她写诗表明心迹:“寒风摧劲草,年年春一样,长期苦修养,本分当所为。”

1943年,经过党组织多方营救,贾庭修终于脱险出狱。这条头巾陪伴着她经历了数次残酷斗争,度过了牢狱之苦。然而,狱中酷刑使她患上了严重贫血和心脏病。1945年11月11日下午两点四十分,贾庭修永远离开了我们,年仅33岁。

这条浸染信仰的头巾,见证着巾帼丹心。贾庭修同志用生命诠释:信仰永不褪色,精神历久弥坚。站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传承红色基因,将先烈精神化作奋进力量,在复兴征程上书写新的时代华章!

2025年8月30日18:24
河北卫视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联合出品
敬请期待



编辑:杨业 记者:赵志达 于梦羽 梁雨晴 监制:张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