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孟智
时间:2025-08-31 06:53

八十多年前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成立。他们深入敌后打埋伏、袭据点,撒传单、埋地雷,神出鬼没,让敌人晕头转向、惊慌失措。好似一柄利剑直插敌人的心脏,他们就是敌后武工队。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推出的《太行丰碑》之《直插敌人心脏的利剑》,重回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一、受命于危难,逆流而上,“敌进我进”
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河北相继沦陷,华北广袤国土尽陷敌手,山河破碎。为巩固其血腥统治,自1941年3月至1942年底,日军在整个华北疯狂推行所谓“治安强化运动”,实施高压法西斯统治。
在这个残酷的斗争中,转战晋冀鲁豫的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他在1940年两次提出了“敌进我进”的主张。

同年5月,刘伯承起草的《关于强化游击集团的命令》中,首次出现了“武装宣传队”的名称。根据这一命令,129师先后派出59个武装宣传队深入敌占区,散发了50余万份宣传品,武装宣传队便成了武工队的雏形。


二、特殊时期,特殊使命
敌后武工队有时集中,有时分散,今天打埋伏、袭据点、摸哨兵,明天撒传单、割电线、埋地雷。严格意义上讲,敌后武工队出现于抗日战争中的战略相持阶段,这是一支专门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

这些特殊任务包括,打击日伪征粮队、破坏敌掠夺资源计划、解救被抓壮丁、摧毁或改造伪组织、对日伪据点实行围困,有时他们甚至化装进城或进入敌人的据点直接打击伪军和汉奸。
这些任务,几乎都出现在敌占区,而他们出其不意的战术,往往搅得敌人晕头转向、防不胜防,因此,敌后武工队被誉为敌后斗争的“袖中利剑、怀中匕首”。
三、一部传奇,记录下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冀中九分区敌后武工队主要活动在今天的顺平、阜平、唐县、博野、清苑一带。小说《敌后武工队》的原著作者冯志,正是这支武工队第一分队的队长。小说中的很多情节都是他的亲身经历、很多人物都是跟他长期并肩战斗的战友,小说写的是他自己的生活,记录的是战争的残酷和生死考验。
在队长冯志、副队长贾正喜的带领下,他们智斗松田、智杀侯扒皮、奇袭南关火车站、巧夺黄庄、火烧梁家桥,东闾打死“哈巴狗”,一路与敌人斗智斗勇,这些战斗故事,也被后世子孙广为称道。
在一段段传奇故事背后,敌后武工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对敌作战中又展现出怎样的智慧?
今晚21:25
河北卫视《太行丰碑》系列之
《直插敌人心脏的利剑》
敬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