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卜天庆
时间:2025-09-12 11:49
2025年9月5日下午,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政治工作部在《燕赵楷模发布厅》联合发布了“为党工作永不离休的抗战老兵”——刘世钺同志先进事迹,专题节目将于9月13日21:30在河北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冀时客户端同步播出,敬请收看。
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纪念大会开始前,习近平总书记同六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亲切握手,向他们表示崇高敬意,94岁的刘世钺正是其中一员。
刘世钺(右三)在天安门城楼上
刘世钺向受阅官兵敬礼
1938年3月,在山西省榆社县岩良村,年仅8岁的刘世钺成为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宣传队的小宣传员,在父亲的带领下动员全村170余人投身革命。然而,战争的阴霾无情地笼罩着华北大地,大哥、五叔血洒疆场,母亲、姐姐、堂妹,两个婶婶和几十位乡亲,惨死于日军的暴行之下。刘世钺化家仇国恨为顽强的革命信念,跟随一二九师宣传队辗转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宣传抗日主张,并在16岁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7年,他听从组织安排,踏上从军学医之路,炮火中走来,战争中成长。1949年太原战役前线,他身为战地医生,在枪林弹雨中冒死抢救伤员。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跟随部队前往中朝边境转运志愿军伤员。听党话,跟党走,刘世钺一路追随党的旗帜,从懵懂少年淬炼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少年刘世钺
1. 少小从军 穿越烽火铸忠诚
1949年7月,在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前夕,刚刚从华北医科大学毕业的刘世钺被分配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工作,一直从事外科学习实践的他在报到时,被院长告知眼科急缺人手。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军令,得知这一情况,他毫不犹豫选择了服从,自此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眼科医生。
1949年,刘世钺被分配到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工作
当时,医院眼科的医疗条件简陋,仅有手电筒、放大镜和基本的外科手术器械,刘世钺没有畏缩,反而从父亲送的一本眼科教材从零学起,潜心钻研,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日复一日苦练手感,还独创了“三无手术法”:无显微镜,无人工晶体,无进口医疗器械。
1964年,刘世钺组织开展临床教学
1969年,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组建医疗队,刘世钺毅然挑起队长重担,奔赴石家庄赞皇山区开展医疗扶贫,脚步踏遍了山区每一个角落。他们在村民家里支起简易手术台,为千余名山区百姓实施眼科手术。
1969年,担任队长的刘世钺下乡义诊
45载从医路,刘世钺累计诊治患者70多万名,参与“角膜移植”“泪道病”“青光眼”发病机制等多项临床科研,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13项,在全国范围内首创泪囊穿刺造影术,为眼科诊疗开启了全新篇章。此外,他还潜心培养眼科专业人才,连续组织10期眼科医生学习班,为军地培养出200多名眼科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1984年,刘世钺为外籍患者诊治
1994年深秋,64岁的刘世钺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眼科主任的岗位上正式离休,但他离休不离岗,主动向医院党委申请继续出诊且不要任何报酬,一干就是28年。期间,他曾三次写下“请愿信”。
2016年刘世钺写下第一封请愿信
“我今年虽已87岁,但我仍有为党工作的能力,我能完成门诊诊疗工作,能讲课,能带学生,能跟眼科同志们一块学习进步,出眼科专家门诊是尽个人义务,不求任何报酬。”
2021年刘世钺写下第二封请愿信
“我恳求主任转呈院长,能允许我继续为党做点工作,并和年轻同志们互相学习,这是我最快乐的事。”
2025年刘世钺写下第三封请愿信
“目前疫情平稳,如果科里工作需要,我还可以完成部分门诊工作。可否再出诊,请指示!”
三封“请愿信”,一生守初心。刘世钺始终不忘党、国家、部队的培养之恩,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将“继续工作”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在生活中,刘世钺从未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即使照顾瘫痪在床17年的妻子,却从未耽误义务出诊。除此之外,他自学日语、英语,还学会了利用智能软件提高制作PPT的效率,不断提升自己为患者诊治、做临床教学的能力。
义务出诊期间,刘世钺为患者诊治
离休后的刘世钺在晨读时间学习英语
入党近80载的刘世钺,始终以党的宣传员自勉,坚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石家庄国防教育宣讲团成员及多所院校课外辅导员,他的足迹已遍布20余个单位,为2万余名青年学子、企业员工、部队官兵及新入职文职人员作报告,亲身讲述战友英烈事迹,以朴实语言传递红色精神。
离休后的刘世钺进行红色宣讲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关于授予刘世钺同志
“燕赵楷模”称号的决定
刘世钺,男,汉族,山西省榆社县人,河北省军区石家庄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眼科原主任,1930年11月出生,1938年3月入伍,194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3月离休,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解放华北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刘世钺8岁参军,积极宣传党的主张,辗转多个战场救助战友生命,在战火中淬炼成长,以赤子之心践行革命誓言。从医45载,靠一本眼科教材从零学起,潜心研究成长为眼科专家,以高尚医德、精湛医术守护数万患者光明,为军地培养眼科技术骨干200余名,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3项。离休后,先后3次向党组织递交请愿书,坚持义务出诊传业31年,言传身教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宣讲党的光辉历史,被群众亲切称为“新时代的白求恩”“太行山的光明使者”“永不离休的抗战老兵”。
从8岁就参军入伍的小八路,到94岁仍为民服务的老专家,刘世钺用80余载诠释忠党爱国赤子情怀。他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是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模范先锋,是新时代离退休干部的先进典型,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为宣传褒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决定授予刘世钺同志“燕赵楷模”称号,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燕赵楷模”为榜样,在各自岗位上拼搏奋斗,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2025年9月
发布燕赵楷模,传递新时代强音
9月13日21:30
河北经济生活频道&冀时客户端
《燕赵楷模发布厅》
为您呈现
扫描二维码,即刻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