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刘鑫
时间:2022-04-10 19:32:27
4月10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和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梁万年接受了采访,他就上海本轮疫情的防控难点;中国抗疫为什么不能"躺平"?奥密克戎是不是"大号流感"?本轮疫情为什么无症状感染者如此之多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梁万年表示,我国从一开始就坚决地执行"内防扩散、外防输入"重要的策略,始终坚持动态清零。"动态清零"是尽一切可能来减轻对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影响,同时要尽一切可能,来有效地精准平衡疫情防控和正常的生产生活关系,精准地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用短时间的封控管控,是为了换取更长时间的正常生产生活。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和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梁万年:"动态清零"并没有追求"零感染","动态清零"也不是追求"零容忍","动态清零"是追求及时发现,快速扑灭,发生一起,扑灭一起,让它不造成持续性的社区传播和规模性的疫情反弹。所以"躺平"肯定不是中国的选择。"动态清零"如果用好,就会以极小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效益。
梁万年: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
梁万年介绍,要特别强调奥密克戎变异株不是流感。更不能把现在的疫情认为是一个流感化的疫情,因为它和流感还是有明显不同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和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梁万年:第一,奥密克戎传播速度比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要快。第二,奥密克戎传播的隐匿性比流感的隐匿性要强,所以说更容易造成大范围的传播。二是疾病的严重程度,疾病的严重程度又分成两个层次,从个体来说,你感染以后发生重症甚至死亡的比例是多大。从群体来说,也就是在一个区域被感染的人群当中,到底有多少人发生了死亡和重症。从国际和国内一些地区的疫情来看,总体比流感还是要高的。特别是老年人群的病死率要比普通的流感要高出几倍,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高出10倍以上。第三,奥密克戎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也就是新冠病毒的特征,它始终在变异,而且变异的方向我们是不明确的。这些方面结合起来,我们不能够认为,奥密克戎就是一个"大号流感"。
梁万年:奥密克戎来得太快了 我们要下手快
梁万年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有一个很重要的相关特点: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比较高,上海本轮疫情也充分显示了这一个特征。造成比例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的,比如广泛接种疫苗,即使感染以后,形成有效的抵抗力。感染病毒以后,可以使病人病情变轻,甚至是无症状,这是防疫的一个成效。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我们下手要快,以快制快。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和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梁万年: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很强。 一个人传5 5个人每人再传5 它是一个指数式的效应 所以现在我们采取的这些措施,核酸检测也好,全域静态管理也好,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把传播值给压到1以下。一旦压到1以下,就意味着1个人传不到1个人了,拐点就出现了,就不会持续地传播了。
梁万年:防控措施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大家不要恐慌 也不要过度焦虑
梁万年还认为,防控措施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大家不要恐慌,也不要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