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多元传播矩阵同向发力 纪录片《我是八路军》收获满屏共鸣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刘婷

时间:2025-10-28 09:21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河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30集口述体纪录片《我是八路军》,通过深挖140多位八路军老战士20年前的珍贵采访影像,生动还原了八路军艰苦抗战的真实历史。该片构建多平台联动、大小屏双推、轻量化叙事的多元传播矩阵,不仅拓宽了红色题材的表达边界,更以时代性的新语态为其注入了强劲活力,实现了良好宣传效果。截至目前,《我是八路军》在重点网络视听平台播放量突破3127.96万次,短视频平台点赞达320.7万次,电视大屏端播放量亦高达2617.41万次。

多平台联动,打造立体化红色传播矩阵。9月中旬以来,《我是八路军》在芒果TV、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咪咕、B站、抖音、快手等重点网络视听平台同步上线,不仅登陆纪录片频道首页,更在“山河见证!我们的抗战记忆”主题专区重点推荐,迅速点燃网友爱国热情。其中,学习强国客户端在“党史故事”版块以合集形式发布,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作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核心阵地的独特优势,将《我是八路军》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线上课堂”,首集《抗日誓师》播放量即超7万。结合长、短视频平台不同的受众特点和推荐机制,该片在网络视听平台持续释放传播效果,吸引年轻群体主动“补课”,总播放量突破3127.96万次,位列优酷军事纪录片热度榜第1名、腾讯历史纪录片榜第2名。与#老兵颤抖说八路军我是八路军##百岁老兵就是一部行走的活历史#等话题形成同频共振,阅读量超655万。网友们更是以“八路军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丽史诗”“烽火岁月,鱼水情深,英雄史诗,山河铭记”等热评刷屏,形成了跨越时空的情感互动。

大小屏双推,充分发挥融合传播的特色优势纪录片《我是八路军》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节目。自开播之日起,河北广播电视台在河北卫视、河北冀时客户端及各平台河北广播电视台官方账号持续发布宣传片、正片及专题报道,形成台、端、号一体化融合的传播合力,吸引了大量观众,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710万次。930日起,纪录片进一步覆盖电视大屏,中国广电组织34家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在纪念专区统一上线并首屏推荐;IPTV总平台部署全国,于十一期间重点推广、强势曝光;各互联网电视平台亦在首页核心位置推送。大小屏双推互推的融合传播体系,大大提升了该片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发各界关注。《光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我是八路军>:于细微处见精神》称:“《我是八路军》的口碑与热度证明,厚重的红色历史在当下依然可以叫好又叫座。”“当红色故事在手机屏幕上被轻松点开,当革命精神随着指尖的转发悄然传递,那些镌刻在岁月深处的英雄事迹、流淌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基因,便真正拥有了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力量。”

轻量化叙事,形成热度与声量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我是八路军》打破传统纪录片四五十分钟的宏大叙事,采用每集仅8分钟的短时长设计和口述体形式,开篇即切入主题,以轻量化、年轻态的表达方式讲述革命历史,以更为接地气的节奏和温度,满足了信息碎片化时代的观众审美需求。片中老战士的每一道皱纹、每一句乡音、每一滴眼泪,都是饱含情感的“活历史”。他们讲述战友牺牲时的哽咽,谈到群众支援时的笑容,提及理想信念时的坚定,这些未经修饰的情绪与细节,比任何精心编排的旁白都更具冲击力。如,第25集《地雷神威》聚焦于民兵用铁犁铸地雷、“爆炸英雄”李勇地雷战小组歼敌364人等经典场景,在短短几分钟内,浓缩展现了人民的智慧与英勇,生动再现了地雷战如何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种“微而精”的叙事模式,既高效传递了历史信息,更在情感上实现了与当代观众的深度共鸣,激发观众的即时互动意愿,迅速推高视频热度,形成热度与声量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在第2集《激战平型关》的评论区中,网友留言“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致敬英雄”“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还有网友分享了白崖台村从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到2020年张贴的对联变化,称“从‘抗战到底’到‘幸福平安’,生动体现了一句话:这盛世,当如您所愿”,该集点赞量截至目前仅在抖音平台就已达6.5万。这种高完播率、高评论、高点赞率的正向数据反馈,使得该片在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下获得了更多的推荐量,从而触达更广泛的用

来源:广电总局监管中心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