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十四五”时期 河北自然资源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张思凡

时间:2025-11-17 15:28

冀时客户端报道(河北台 张思凡 刘兆敏 张鹏)记者从今天(11月17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河北省自然资源系统全面完成规划目标,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耕地保护方面,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截至2024年底,全省耕地面积达到9269万亩,比“十三五”期末净增加252万亩。新增耕地中,约80%是立地条件好、可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仅实现了总量的稳定增长,更促进了质量的提升和布局的优化,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端稳端牢“中国饭碗”贡献了河北力量。

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我省全力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和雄安新区建设,并立足自然地理格局和城镇化特征,科学布局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着力构建“两圈两翼七轴、一屏四带五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截至2025年9月底,省、市、县、乡镇四级,1751个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实施,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的“蓝图”基本形成。

在生态修复治理方面,我省聚焦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着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以“三北”工程为重点,累计营造林3195万亩,修复治理退化草原347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3%左右,草原退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  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14.11万亩,修复岸线44公里、滨海湿地8.36万亩,“十四五”期末全省自然岸线保有率将保持在23.2%以上。

在推进绿色转型、提升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我省实施建设用地总量与强度双控,截至2024年底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8.06%;加快推动矿业绿色转型升级,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67家,数量位居全国第四;推进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在全国率先推行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全面完成历史遗留围填海备案处置,可利用面积达194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间,全省有25个县(市、区)被自然资源部认定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区),数量全国最多。

在制度机制建设方面,我省不断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土地管理条例》《测绘地理信息条例》《塞罕坝森林草原防火条例》颁布施行,《关于加强矿产资源科学管理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20余项规范性文件印发实施。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