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遵化:金银器产业激活非遗传承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石博宇

时间:2025-07-18 08:29

冀时客户端报道(河北台 张存海 石博宇 通讯员 刘红艳 许昊)在唐山遵化市马兰峪镇,金银器加工车间内叮当作响。学徒王岩正专注地跟随师傅学习錾刻技艺。

学徒工 王岩

我父母都在本地金银器企业干活,从小耳濡目染,看着展示柜里精美的作品,也萌生了干这行的想法,既能解决就业,还能把老手艺传下去。

遵化金银器制作源于清东陵修建时期,至今逾300年。乾隆年间,宫廷银匠将技艺带入马兰峪民间。如今,该镇已形成完整的金银器产业链,拥有加工企业100余家、展厅30余家,生产近5000种产品,年加工白银150~200吨,带动3000多名当地人在“家门口”就业。

唐山市级非遗“满族金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宝鑫作为“唐宫银匠”创始人,坚守传统并不断创新,除了广泛借鉴、吸纳国内、国际金银器制作技艺,还观摩名家作品,从中探索新的设计思路。他的创意作品《崖银汇》,曾斩获唐山市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

产业活则技艺兴。马兰峪镇通过建设金银细作一条街集聚企业、举办职业技能大赛、设立大师工作室等举措,推动产业规模化和人才年轻化。遵化金银器不仅占据京津冀市场半壁江山,更通过跨境电商远销韩国、俄罗斯等海外收藏市场。

从学徒的錾刀到国际市场的银器,遵化金银器产业与非遗传承形成了良性循环:产业壮大为传统技艺提供广阔舞台,非遗的文化底蕴则赋予产品超越贵金属本身的价值。古老的錾刻声,正与现代产业共振,续写着新的传奇。

初审:张蕾

复审:戴敬书

终审:沈泽宁

推荐